满庭芳.甲子除夕感旧

红烛深宵,青山行客,爆竹催送年华。

廿年除夜,风雪到山家。

争向堂前问讯,亲欢喜、餐饭先加。

喁喁处、香篝翠被,温酒话天涯。

西瓜山一角,荒坟冷翠,疏竹啼鸦。

到如此烽烟,落日西斜。

今又声声腊鼓,除梦里、何处寻他。

宫纨在、消魂画扇,金井水荭花。

形式: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满庭芳·甲子除夕感旧》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夜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感慨。词中以“红烛深宵”、“青山行客”、“爆竹催送年华”描绘出除夕夜的热闹与寂寥,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生如梦的主题。

“廿年除夜,风雪到山家”写出了作者经历的沧桑,风雪中的山家显得尤为凄凉,反映出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接下来,“争向堂前问讯”描绘了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而“香篝翠被,温酒话天涯”则流露出对远方亲朋的牵挂和对往昔相聚时光的回味。

下半部分,“西瓜山一角,荒坟冷翠,疏竹啼鸦”通过自然景象,寓言战乱后的荒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到如此烽烟,落日西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气氛。词人感叹,“今又声声腊鼓,除梦里、何处寻他”,意味着连梦境中的安宁都难以寻觅,现实的战争让他无法找到过去的宁静。

最后,“宫纨在、消魂画扇,金井水荭花”借物抒怀,宫纨扇和水荭花象征着昔日繁华与美好,如今只剩下空虚与凋零,表达了词人对盛世不再的深深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除夕夜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赵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的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水烟

金壶翻浪,瑶草炊香,松风涧水声声。

小注芳茸,春纤缕缕团成。

烟涛化为一气,妙天然水火相生。

微倦后,似一瓯花乳,春夜瓶笙。

装在闺绣袋,乍琵琶一样,斜抱云屏。

玉箸圆齐,小鬟催唤娇鹦。

清芬妙于花气,过来风吹出红樱。

消魂味,愿供它茶罢酒醒。

形式:

满庭芳.叶烟

栀子含苞,蕉心卷节,天然饭后胸宽。

但挑容泽,云叶胜油檀。

最是新来吕宋,中人产、一顿西餐。

乡风古、于阗玉嘴,湘竹碎红斑。微烟。

香袅袅,能消国力,酒税同颁。

怪塾师云雾,酸味流涎。

吸得灰痕似雪,吹箫样、还拗渔竿。

君休笑、枝枝破瘴,功退小龙团。

形式:

木兰花慢.纸烟

海山瑶草碧,为仙种,唤龙耕。

取叶叶相当,雪衣一片,圆裹单层。妆成。

玉簪样子,学辛家,整整玉盘盛。

点得小红心热,花前顿歇书声。亲擎。香气袭卿卿。

一寸逗圆樱。比春葱还瘦,情根节节,香火三生。

惺惺。半嘘半吸,论仙才,端合号云英。

错认非烟小像,画帘鹅管吹笙。

形式:

忆旧游.和伋公公园师弟摄影

旧游如梦里,梦影重重,先后邯郸。

省识前清味,怪飞鸿印雪,大氐东川。

秀才半出巴县,薪火一灯传。

自夜色神州,乡音战鼓,两鬓潘安。公园。

众星聚,又镜底沧桑,重换朱颜。

老了儒酸命,便文翁身价,怎抵材官。

道将近纂新志,春柳玉门关。

算水驿山程,梅花送客千万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