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梧桐.上元后风雨连朝,春寒特甚

朔吹喧重幕。谁记是、桂岭宜人偏独。

才过烧灯节,乍冷云、凝碧乱筛银竹。

打窗急霰,侵阶急点,断续声寒碎玉。

何处、围炉好,恰相对纸帐,梅花官阁。

回忆年时,天街踏雪。茸帽紫裘曾著。

一自来南国,探花信、正喜小桃红簇。

忽地东皇爱惜,香梢浑勒住,缃葩锦萼。

待新晴、壸山扶屐,同醉醽醁。

形式: 词牌: 击梧桐

鉴赏

这首《击梧桐》描绘了上元节后连续的风雨天气,以及随之而来的异常寒冷。词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开篇“朔吹喧重幕”,以凛冽的北风喧嚣于厚重的帷幕之间,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肃穆的氛围。接着,“谁记是、桂岭宜人偏独”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遥远的桂岭,那里似乎有着与众不同的宜人之景,但此时却因寒冷而显得格外孤寂。

“才过烧灯节,乍冷云、凝碧乱筛银竹”进一步描绘了节日过后,天空中飘散着冷云,银白色的雪花如同筛子般洒落,给原本热闹的景象增添了一抹凄凉。接着,“打窗急霰,侵阶急点,断续声寒碎玉”则通过急促的雨点和雪花敲打窗户、台阶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急促。

“何处、围炉好,恰相对纸帐,梅花官阁”转而描述了一个温暖的场景,想象中的围炉取暖,与梅花相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然而,这样的美好只是回忆,现实却是“回忆年时,天街踏雪。茸帽紫裘曾著”。词人追忆起过去在雪地里漫步,穿着暖和的帽子和皮衣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一自来南国,探花信、正喜小桃红簇”转而表达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想象着南国的桃花簇拥,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忽地东皇爱惜,香梢浑勒住,缃葩锦萼”又突然转折,暗示春天的到来被突如其来的寒冷所阻碍,花朵的绽放被暂时遏制。

最后,“待新晴、壸山扶屐,同醉醽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晴朗天气的期待,以及与友人在壶山漫步,共饮美酒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希望的憧憬。

收录诗词(114)

叶绍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桂林除夕偶忆吴中

屏风岩畔,又梅花如雪,年光欲换。

宦迹天涯浑转絮,行到蛮溪狪厂。

诸葛台荒,伏波山峻,往事千秋远。

碧簪青带,韩公旧句曾选。

却忆乌鹊桥头,鱄◆江上,泛宅天随惯。

小阁垆香熏柏子,景物吴趋清艳。

金缕衣轻,玉箫声缓,是处堪肠断。

神山风引,何时重倚栏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疏影.题拜梅园和谢椒石同年集中作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

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

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

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

脉脉瓣香熏处,算寒泉秋菊,宜荐冰魄。

国士无双,管领东风,合受词人参谒。

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洁。

莫漫疑、庚子陈经,好记诗题人日。

形式: 词牌: 疏影

疏影.题周梦岩学使“评梅山馆图”

千林雪冱,是何人结屋,冻云深处。

篱落垂垂,相见无言,浑把东风领取。

缟衣怕逐明蟾隐,莫唤起、双双翠羽。

但巡檐、索遍幽香,一点芳心谁诉。

绝爱青山眉妩,绕横枝面面,玉容增嫭。

一抹疏烟,山阁无尘,俊煞神仙伴侣。

高寒玉宇前因在,凭想像、孤怀如许。

漫惊疑、花下无蹊,铁石当年曾赋。

形式: 词牌: 疏影

惜馀春慢.本意

绿暗梨云,红残桃雨,已是殢人天气。

才阴复霁,乍暖还寒,做弄许多春思。

帘外几阵东风,香絮濛濛,湿吹不起。

看苍苔径滑,蕉叶成林,笋痕迸地。

还记取、江国栖迟,愔愔门巷,重碧侵人衣袂。

遥山似沐,新水如烟,不尽画情诗意。

谁道南天,宦游犵鸟蛮花,尽饶姿媚。

只怀人、陌上香车,缓缓可能归未。

形式: 词牌: 选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