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夜坐

孤楼侵树小,老雁入云迷。

月暗水光白,夜深邻语低。

钟声传下竺,梅信失西溪。

偶忆曾游寺,尘昏壁上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湖楼夜坐》描绘了一幅夜晚湖边楼阁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坐湖楼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联“孤楼侵树小,老雁入云迷”以“孤楼”与“小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幽静的氛围,而“老雁入云迷”则借雁群的迷茫,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思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画面,也蕴含了情感上的深度。

颔联“月暗水光白,夜深邻语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月光虽暗,却映照出水面的白色光泽,夜晚的深沉中,邻近的交谈声变得低沉,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颈联“钟声传下竺,梅信失西溪”则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钟声从远处传来,似乎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梅信失西溪”则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或许是在说梅花的消息已经无法在西溪找到,或是梅信已经随风飘散,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尾联“偶忆曾游寺,尘昏壁上题”则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诗人偶然间想起了曾经游览过的寺庙,而墙壁上的题字已被尘埃覆盖,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记忆的沉淀。

整体来看,《湖楼夜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田父词二首(其一)

龙钟田父住深村,桑柘冈头石路分。

犹领儿孙到城市,向人听读劝农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田父词二首(其二)

处处丛祠鼓笛喧,已占蚕麦十分添。

醉骑牛背归来晚,乱把山花插帽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春日偶成三首(其二)

两袖水风春冷,一抺山烟晚晴。

小槛倒披花影,归船远送歌声。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春日偶成三首(其三)

燕拂花阴绣毂,人指箫声画楼。

杨柳六桥旧梦,夕阳一段新愁。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