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二)

两牛鸣东皋,白日匿西岭。

崖草摇秋风,眷焉惜光景。

夜深天象高,露下衣裳冷。

盛年不重来,令名未能永。

澄江止不流,可以鉴吾影。

所贵斯道存,焉用纷驰骋。

遑遑尼父心,动中逾得静。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两牛鸣东皋,白日匿西岭”,以牛鸣与日落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崖草摇秋风,眷焉惜光景”一句,通过秋风中的崖草摇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之情。

“夜深天象高,露下衣裳冷”描绘了夜晚的清冷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盛年不重来,令名未能永”直抒胸臆,感叹青春易逝,功名难久,充满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澄江止不流,可以鉴吾影”借澄澈的江水自照,寓意心灵的纯净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最后,“所贵斯道存,焉用纷驰骋”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内心的平静与道德的坚守远比外在的纷扰更为重要。“遑遑尼父心,动中逾得静”引用孔子的典故,强调在忙碌与变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9)

王应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三)

草木已变衰,青山独不老。

营营逐世子,荣名以为宝。

天命非可移,人心徒急躁。

至理阙讲求,见之未能早。

秋江扬素波,玉宇倾烦抱。

夜半发孤吟,西风吹长道。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四)

神京四千里,遥途今已逼。

杨柳何萧萧,秋风吹长陌。

云深塞草黄,露重秋江白。

仰视天宇宽,俯觉微躯窄。

对景斯怅神,当秋频作客。

忽忆四明山,山中有旧宅。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五)

蔼蔼王朝士,谋国如苞桑。

良谷非不多,焉用存秕糠。

忾昔宣尼子,栖栖亦绝粮。

鼎烹不足致,时运有阴阳。

义命倘如此,饥来非所伤。

白云思故都,皎月明东方。

安得夙心人,共此今夜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六)

客子不能寐,起坐秋风凉。

明星灿牛渚,欲济河无梁。

依依涉长道,望望怀故乡。

盈盈堤上柳,冉冉惊秋霜。

时节不待人,感慨何其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