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其三十一)

红湿春罗染御袍,透帘三丈日华高。

金针玉尺裁缝处,一对盘龙落剪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红色的湿漉漉春罗染上了御袍,阳光透过三层帘幕洒下
在金线和玉尺精细裁剪的地方,一对盘龙图案的剪刀落下

注释

红湿春罗:染有红色的潮湿春绸。
染御袍:为皇帝的衣物上色。
透帘三丈:穿透三层窗帘。
日华高:阳光明媚。
金针玉尺:精致的金线和玉尺。
裁缝处:缝纫制作的地方。
一对盘龙:两个盘旋的龙形图案。
落剪刀:剪刀落下,可能是剪裁结束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宫中制作御袍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富丽与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红湿春罗染御袍"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渲染出春天的气息,"春罗"指的是用来制作高级服饰的细腻丝绸,而"红湿"则暗示着这袍子可能是经过特别的染色工艺,使其呈现出深沉而富贵的颜色。同时,这也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与生长,彰显了皇家的繁荣。

接着,"透帘三丈日华高"则描绘了一种空间感和光线效果。这里的"透帘"可能指的是宫殿中的窗帘,而"三丈"则是一个夸张的手法,用来形容光线的强度,"日华"则直接点出了阳光,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明媚与庄严。

在下一句中,"金针玉尺裁缝处,一对盘龙落剪刀"展现出工匠们在制作御袍时的精细操作。这里的"金针玉尺"形象地表现了工具的高贵和精确,而"一对盘龙"则是装饰图案,常见于皇家用品,代表着权力与尊贵。而"落剪刀"则描写了裁剪丝绸时的动作,使人联想到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的专注和细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中生活的刻画,展示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精美,以及工匠们在其中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宫词(其二十三)

内库新函进御茶,龙团春足建溪芽。

黄封各各题名姓,赐入东西两府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宫词(其二)

洛阳新进牡丹丛,种在蓬莱第几宫。

压晓看花传驾入,露苞方拆御袍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宫词(其二十九)

鱼藻宫中淑景长,鸭头新水御池塘。

奇花深院门门闭,总被春风漏泄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怀越东书舍歌

天涯行人苦幽独,东望万山舒远目。

万山随水俱奔海,海气吹山转平陆。

我家正在虞帝城,四边陆海群峰青。

晴窗读书长日静,沃野种稼三秋登。

隐居自可忘人势,何用必酬弧矢志。

起从中朝贤俊游,天地无情遭乱世。

横经吴枝将自□,改服为掾百不堪。

绿线那能补君衮,微禄未遂供亲甘。

悠悠念此忧心捣,出山何如在山好。

昨夜春风过客轩,故园书舍生芳屮。

梦想当年幼学时,得读父书缘母慈。

母今发白书满栋,芸落蠹生谁晒之。

行囊千卷遭邻火,清昼焚香忍閒坐。

下帷董子古所闻,阅肆王充今岂可。

岁行三复少二年,目力心思不及前。

更添六载为四十,一字未成真可怜。

况我虽云从宦学,抚迹安知非拓落。

敢慕籍通金马门,分无功画麒麟阁。

綵服惟思觐老亲,山中耕读返吾真。

自馀万事一莫问,社稷安危归大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