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觉之

久知乘传入西州,鸡黍从容本不谋。

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

山林病骨烦三顾,湖海离肠欲万周。

尚有光华贲岑寂,箧中佳句得长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早就知道乘坐车马进入西州,原本就无意间安排了这次鸡黍之宴。
忽然门外扬起尘土,一封急信送到眼前,目光从远处归航的片片帆影中收回。
在山林中病弱的身躯,因你的多次来访而感到烦扰,湖海之间的离愁似乎无尽循环。
虽然身处寂静之中,但仍有光彩照人之处,箱子里珍藏的好诗得以长久留存。

注释

乘传:乘坐驿站的车马。
西州:古代地名,这里指目的地。
鸡黍:泛指丰盛的饭菜,常用来表示热情款待。
从容:悠闲自在,不慌不忙。
尺书:古代短笺,指急信。
飞浪:形容帆影在水面上快速移动。
片帆:一片帆船,象征远方。
三顾:指多次来访,典出《三国演义》中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离肠:离别之情如肠纠结。
光华:光芒和光彩。
贲:增添光彩。
岑寂:寂静,空旷。
箧中:箱子中,暗指收藏的书籍或文稿。
佳句:优美的诗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欣赏。在诗的开篇“久知乘传入西州,鸡黍从容本不谋”中,诗人提到自己长久以来了解远方消息,而且生活得很平静,没有特别的计较。

接着,“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突然接到了朋友的信件,这份意外带来的惊喜仿佛是海上的帆船给心灵带来了波动。这里的“尺书”指的是书信,而“户外惊尘”则形象地表达了信息到来的突然和意外。

第三句“山林病骨烦三顾,湖海离肠欲万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尽管身体可能因为劳累而感到疲惫,但面对山林和湖海这样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最后,“尚有光华贲岑寂,箧中佳句得长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保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好的诗句,让它们能够长久地保存下来,不被世间的喧嚣所掩盖。这里的“尚有光华”暗示着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远方消息的关注、自然景观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昌叔岁暮

城云漏日晚,树冻裹春深。

糁密鱼虽暖,巢危鹤更阴。

横风高彍弩,残溜细鸣琴。

岁换儿童喜,还伤老大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昌叔怀灊楼读书之乐

志食长年不得休,一巢无地拙于鸠。

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道德文章吾事落,尘埃波浪此生浮。

看君别后行藏意,回顾灊楼祇自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昌叔咏尘

尘土轻飏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高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祇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舍弟常州官舍应客

霜雪纷纷上鬓毛,忧时自悔目空蒿。

桑麻祇欲求三亩,势利谁能算一毫。

此地旧传公子札,吾心真慕伯成高。

飘然更有乘桴兴,万里寒江正复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