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下杂诗(其一)

虚名每被诗家卖,素艳常遭俗眼媸。

闻向人间非得计,移根天上白龙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梅下杂诗(其一)》。诗中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虚名与世俗眼光的批判。首句“虚名每被诗家卖”,形象地指出诗人们常常通过吟咏梅花来获取名声,这里的“虚名”暗指表面的赞誉和虚无的声望。次句“素艳常遭俗眼媸”,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纯洁之美在世俗眼中却往往被忽视或贬低,用“素艳”形容梅花的素净色彩,而“媸”则表示丑陋的评价。

后两句“闻向人间非得计,移根天上白龙池”,诗人认为梅花在人间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欣赏,因此希望它能离开尘世,被移到象征高洁之地的“天上白龙池”。这不仅是对梅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寄寓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的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下杂诗(其二)

向暖南枝已播诗,北枝向冷尚迟迟。

肩舆欲过江门去,争得春风剪拂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梅下杂诗(其三)

梅花信是菊花传,赏到梅花又一年。

处士岂非诗俊杰,长官元是酒神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瑞鹊巷

瑞鹊多年我眼中,笑烹牛鼎夜灯同。

如今柏府开诗卷,还对樽前两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化州守郑顺解官归

湖上鸱夷久买舟,清风明月几宜休。

未知进退存亡事,只问归来郑化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