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子钦端午

饭筒菰黍趁流年,葵扇桃笙尚宛然。

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

鸿飞不到书来少,鹊喜无凭语浪传。

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诗人对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的感慨。首联“饭筒菰黍趁流年,葵扇桃笙尚宛然”中,“饭筒菰黍”指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葵扇桃笙”则是夏季常用的扇子和竹制凉席,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节日元素,展现了端午节的氛围。“尚宛然”则暗示着这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颔联“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转而抒发了对世事的感慨。其中,“昌歜”是一种古代的酒食,常用来比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艾人”则是端午节时悬挂的艾草人,象征驱邪避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内心对于纯洁、正直的坚守。

颈联“鸿飞不到书来少,鹊喜无凭语浪传”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鸿飞不到”暗示了通信的不畅或距离的遥远;“鹊喜无凭”则可能暗喻了消息的不可靠或虚假,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与无奈。

尾联“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以个人的衰老为镜,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诗人感叹自己两鬓斑白,岁月不待人,同时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与感激,尽管他们或许无法给予实际的帮助,但他们的关怀与理解却是诗人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时间与友情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吴益先携文见过以诗为谢

千里之马初服辀,风騣雾鬣跨九州。

驾盐挽磨三千秋,俯首尚与驽骀游。

吴郎人中第一流,文采绚烂珊瑚钩。

阳春白雪和者少,夜光明月暗中投。

鲁人不贵东家邱,吾髯凛凛青两眸。

摐金戛玉声相求,属镂双蟠九地幽。

有气夜出干斗牛,忽然化作长黄虬。

睚眦之怨何足雠,一麾立断楼兰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王子钦

北窗风冷冷,西阁夜悄悄。

缺月吐半璧,独与太白晓。

缑山王郎子,粲若玉树皎。

纷纷哙伍中,特立负奇表。

清谈静炎燠,坚卧镇浮扰。

呼童高树栅,赤帻厌凡鸟。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再和

二年客尘土,独夜忧悄悄。

遇酒一破颜,歌呼醉连晓。

寸心为谁明,伴此孤月皎。

枯楠郁峥嵘,老干空自表。

蚁穿万孔萃,蛛挂千丝扰。

白鹤逝不来,岂敢更择鸟。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涂子野九岁子名驹字千里戏作绝句(其一)

日角珠庭秀两眉,谁家有此宁馨儿。

莫惊堕地驹千里,久见参天桂一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