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筠轩司徒足成旦公所藏英宗御题之句元题曰日光照吾民月色清我心又题琴曰至治之音二首(其二)

御翰龙池晓,翻经鹫殿阴。

云依清静叶,月印妙明心。

千载堂堂去,诸天肃肃临。朱弦谁为鼓?

至治有遗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出自元代诗人虞集之手,名为《次韵筠轩司徒足成旦公所藏英宗御题之句》。诗中描绘了皇帝在清晨于龙池边题写经文的情景,以及云与月在清净与妙明中的映照,象征着皇帝的圣明与道德的光辉。诗人通过“朱弦谁为鼓?至治有遗音”表达了对皇帝治理国家的赞美,认为即使在千年之后,皇帝的德政依然能影响后世,如同琴声悠扬,余音绕梁。

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帝王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政治理念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庄严与神圣。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

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天光临阁道,云气转蓬莱。

昼漏沈沈鼓,晨尊滟滟杯。

香霏帘底雾,乐殷殿前雷。

祥瑞仪曹奏,珍淳尚食催。

舞庭分鹭序,效献过龙媒。

融雪微生草,轻风不动埃。

老人南极至,王母上方回。

玉色何多喜,金华得重陪。

裁诗贺新雨,西阁待门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赠别兵部崔郎中暂还高丽即回中朝

束发来东海,从军护北门。

珠光连旭景,玉气达春温。

渊静龙含德,门严虎列屯。

从容参幄帐,慷慨属櫜鞬。

拜表推黎献,趋朝谒至尊。

云依温室树,星入紫微垣。

不道璠玙贵,仍婴管库烦。

利行虽近市,义守不窥园。

眷遇忘身得,危难欲手援。

怀邦维父母,于国实甥婚。

□□还羁靮,原原致璧飧。

鲁连名竟重,箕子教应存。

简在从当日,扶持□宿藩。

清宫风肃肃,骖乘火焞焞。

帝所为郎重,王家报礼惇。

暂伸桑梓敬,未爱李桃繁。

神阙秋期早,康侯昼锡蕃。

九成思阁凤,六月待冥鹍。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次韵李侍读东平王哀诗

宇宙生奇变,明良陷逆图。

传闻昏白昼,悲愤结全区。

治极机潜否,恩深事失谟。

犯车仍断軏,坏户竟伤枢。

魑魅嫌明镜,强梁忌雅模。

甘心成首祸,藉口肆群腴。

隐忍危冲决,凭陵善唯俞。

自天傒鈇钺,累月具箪壶。

裹革疑亡地,招魂竞出都。

笳鸣残夕月,马偾四交衢。

所痛仓皇际,将无古昔殊。

腹心何蛊蚀,肘腋不支梧。

列位多翘楚,干城总豹貙。

讵言归厄数,不复颂贞符。

天讨公无赦,皇心爱不姑。

报雠论婉娈,锡爵酹呜呼。

相业今如在,民生实少痡。

谁能疵璧玉,唯有泣琼珠。

执简书群盗,当关欠一夫。

驰奔嗟薄日,沐浴止中途。

决去思投阙,违之或汎湖。

危知无复死,恨不奋前诛。

春雨烦冤涤,朝阳癙思疏。

讴吟申感慨,述作惧荒芜。

芒忽思离散,焄蒿起苑枯。

神还嵩岳峻,气直斗杓孤。

陟降先皇侧,回翔造化徒。

英灵常会合,瞻想岂虚无。

形式: 排律

送陈硕

六岁过闽郡,书声忆满城。

目盲今子夏,心醉昔延平。

尔叔同游息,吾文愧老成。

每分重席煖,相对一灯明。

远海乘桴意,高山伐木情。

愿携邛竹杖,往看离支生。

辟掾青衫旧,趋庭綵服轻。

为言穿木榻,亦未厌藜羹。

宝瑟留飞雁,兰舟及啭莺。

佩怀湘渚赠,绶向会稽迎。

去去江云湿,飘飘鸟雾清。

重来知有意,时我已归耕。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