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秋感六首(其四)》描绘了一幅深秋静谧而富有历史沉思的画面。首句“苕花蘋叶绕林扉”,以苕花和蘋叶的凋零环绕着林间的门扉,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暗示时光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
“独立苍寒见紫微”中,“独立”刻画了诗人的孤独身影,面对“苍寒”之景,凝视着天空中的北极星(紫微),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夜久长庚随月上,天清高鸟带霜飞”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寂静,长庚星(金星)与月亮相伴升起,高飞的鸟儿身上带着霜露,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冷寂与辽阔。
“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两句,借地理形势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壮阔的江山与沧桑的往事,寓言国家兴衰和历史轮回。
最后,“烈士暮年心未已,无言思解白登围”以“烈士”自比,表达即便身处晚年,诗人仍怀有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解除困境、实现理想(此处的“白登围”可能暗指困境或历史难题)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抱负,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