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上止一月,自可印千池。
那用凿邻壁,光辉共有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汝纶的《游本愿寺(其四)》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月亮映照水面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月亮的普照之光,认为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却能照亮无数的池塘,无需凿破邻家的墙壁,它的光辉就能共享。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融的赞赏,以及对天地间万物平等观的哲学思考。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寓教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智慧。
不详
舟势已欲转,扶危杖柁工。
紫藤在彼岸,祇借一帆风。
昔贤在穷居,忧乐同天下。
小人志温饱,气量不可假。
乾坤含疮痍,安得常萧洒。
铅刀贵一割,何用轻注瓦。
婉娈入歧途,立身惭大雅。
寄言轩冕客,营营何为者。
微雨洒轻尘,春郊送远瞩。
草木有生意,萋然变微绿。
吾心本澹荡,胡乃自局束。
倚杖数过鸟,缘源寻水曲。
即事自萧洒,何必更秉烛。
世路有夷险,知足庶无辱。
日暮复归来,围镫煮醽醁。
豺虎飞腾日,乾坤战伐余。
归心悬井里,生计失樵渔。
西海犹传箭,东军敢射书。
安危关大计,天意定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