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寺丞宰新郑

仲冬言徂征,晓月在环玦。

京水生层冰,梅山见残雪。

县庭槐已古,堂壁碑未缺。

惟吾故交意,赠子以为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在严冬即将启程的时候,清晨的月亮挂在环形的玉佩上。
京城的河水结成层层厚冰,梅山上还残留着积雪。
县衙庭院的老槐树历史悠久,厅堂墙壁上的石碑却依然完好无损。
只有我对你旧日的情谊深重,以此作为临别的赠礼。

注释

仲冬:严冬。
徂征:启程。
晓月:清晨的月亮。
环玦:环形的玉佩。
京水:京城的河水。
层冰:层层厚冰。
梅山:梅山。
残雪:积雪。
县庭:县衙庭院。
槐已古:老槐树历史悠久。
堂壁:厅堂墙壁。
碑未缺:石碑完好无损。
故交:旧日的朋友。
赠子:赠予你。
以为别:作为临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周寺丞宰新郑》,表达了诗人仲冬时节送别友人周寺丞前往新郑任职的情景。首句“仲冬言徂征”描绘了冬季将尽,友人即将启程的场景,晓月如环玦挂天,增添了离别的诗意。接下来,“京水生层冰,梅山见残雪”通过描绘河水结冰、山头残雪的画面,渲染出新郑冬季的寒冷与寂静,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

诗人又借“县庭槐已古,堂壁碑未缺”来表达对新郑县衙历史的感慨,古老的大槐树见证了岁月变迁,而堂上的石碑则记录着过往的功绩,寓意友人在新的任地也能延续和发扬前人的传统。最后两句“惟吾故交意,赠子以为别”,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希望这份友情能伴随他远行,成为彼此分别时的珍贵赠礼。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祝愿,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

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

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

东望望夫云脚垂,烟雨隔岸风樯攲。

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周衍长官知辽州

二月辽阳去,辽阳草未生。

春风吹胡沙,捲起黄云平。

土人耕耨晚,种黍何时成。

塞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齧碎玉绕齿寒。

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

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

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

平明解船建溪去,轻赍快意不长湍。

溪东白茗象月团,来奉至尊龙屈盘。

馀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

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

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浔阳几千里,无不见炉峰。

苍翠入众目,岩壑少行踪。

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

尝闻虎溪上,醉令或来同。

而今竞邀致,几里闻松风。

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