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处。我觉得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闲愁好几回同云飞去寻觅一只送我回乡的轻舟。
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一株海棠花给我消遣。海棠花淋雨后更红艳,好像有意靠近绿栏杆。可我刚刚卷起红帘子,偏偏又碰上晚来风寒。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
梳楼:指女子梳妆楼,即闺楼。
丝丝: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
喻指丝丝愁绪。
溟濛:指黑暗模糊,泛指春雨弥漫。
忒:太,过甚。
藏:隐忍、按捺已久。
客子:指思妇远在异乡的丈夫。
乡关:家乡。
消遣:消解、排遣愁闷。
阑干:本指栏杆,这里是借指海棠花红绿相映、纵横交错。

鉴赏

这首宋词《虞美人·梳楼》是蒋捷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丝丝杨柳丝丝雨”,以双丝的意象描绘出春雨缠绵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迷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如同这春雨般连绵不断。

“春在溟濛处”进一步点明了春天的迷茫和词人内心的迷茫,春光虽美,但诗人却无法从中找到慰藉。“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词人愁苦之深,即使是小小的楼阁也无法容纳他的愁绪,形象生动。

接下来,“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描绘了词人试图逃离愁苦,像云一样飘向远方,寻找归乡的船只,但愁绪却如影随形,难以摆脱。词人的情感由室内转向室外,又从现实转到想象,显示出其深深的思乡之情。

下片“天怜客子乡关远”直接道出了词人的身份——客居他乡,天公似乎也怜悯他的孤独,借花朵来给他一丝安慰。然而,“海棠红近绿阑干”中的海棠花开得鲜艳,却只能映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因为“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即使欣赏美景,也难掩晚风带来的寒意,寓意着词人内心深处的凄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羁旅他乡、思念故乡的深深愁苦,以及对美好春光的无奈与感慨。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解连环.岳园牡丹

妒花风恶。吹青阴涨却,乱红池阁。

驻媚景、别有仙葩,遍琼甃小台,翠油疏箔。

旧日天香,记曾绕、玉奴弦萦。

自长安路远,腻紫肥黄,但谱东洛。天津霁虹如昨。

听鹃声度月,春又寥寞。

散艳魄、飞入江南,转湖渺山茫,梦境难托。

万叠花愁,正困倚、钩阑斜角。

待携尊、醉歌醉舞,劝花自乐。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佩令.春

春晴也好。春阴也好。著些儿、春雨越好。

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

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

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楝花风、尔且慢到。

形式: 词牌: 解佩令

翠羽吟

绀露浓。映素空。楼观峭玲珑。

粉冻霁英,冷光摇荡古青松。

半规黄昏淡月,梅气山影溟濛。

有丽人、步依修竹,萧然态若游龙。

绡袂微皱水溶溶。仙茎清瀣,净洗斜红。

劝我浮香桂酒,环佩暗解,声飞芳霭中。

弄春弱柳垂丝,慢按翠舞娇童。

醉不知何处,惊剪剪、凄紧霜风。梦醒寻痕访踪。

但留残星挂穹。梅花未老,翠羽双吟,一片晓峰。

形式: 词牌: 翠羽吟

蝶恋花.风莲

我爱荷花花最软。锦拶云挨,朵朵娇如颤。

一阵微风来自远。红低欲蘸凉波浅。

莫是羊家张静婉。抱月飘烟,舞得腰肢倦。

偷把翠罗香被展。无眠却又频翻转。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