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所作的《送王简卿归天台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简卿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感慨。
首句“雠书虽不愿,治粟亦何为”,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尊重。虽然自己不希望归隐,但对友人的选择表示理解,并未因此而感到困扰或困惑。接着,“夜月同游处,春潮独往时”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与分别后的孤独场景,充满了深情与留恋。
“无心资造化,任运有成亏”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认为,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生活中的得失自有其规律,无需刻意追求或忧虑。最后,“护冷加餐食,幽居且自怡”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友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在简单、宁静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