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开篇“柳絮桃根事已荒”,以自然界的变迁象征逝者与生者的分离,柳絮随风飘散,桃根渐入荒芜,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卢家空擅郁金堂”一句,借典故表达对逝者的追忆与怀念,卢家虽有华丽的郁金堂,但逝者已去,徒留空堂,暗含物是人非的感慨。
“青鸾归去春霞寂,红缕牵愁海燕忙”两句,通过青鸾的传说和海燕的忙碌,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青鸾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归去后留下一片寂静的春霞;而海燕则在忙碌中牵动着生者的愁绪,形象地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天上几年劳种玉,世间何处可怜香”则将思念之情推向更深层次,想象逝者在天上的劳作与世间香花的可怜,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檀郎惯领相思苦,凄断高楼晓月霜”以檀郎(古代传说中的美男子)的形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眷恋与不舍,即使在凄凉的高楼、晓月与霜雪中,思念也难以消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情感深沉而细腻,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