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松江渡

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

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

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寂静的故宫遗迹,月光清凉夜风微露寒意。
破晓时分,鸡鸣声在荒废的边防响起,大雁飞过古老的城池,秋意渐浓。
沿着杨柳依依的小路,寻找北归的途径,南渡的船只载着芦苇漂向远方。
离开家乡已经很久,我再登高望向京城的方向。

注释

漠漠:形容广阔而寂静。
故宫:古代帝王的宫殿。
月凉:月光下的凉意。
风露:夜间的风和露水。
鸡鸣:清晨的鸡叫声。
荒戍:废弃的边防驻地。
雁过:大雁飞过。
古城:历史悠久的城市。
杨柳:象征离别和思乡的植物。
北归路:返回北方的路。
蒹葭:芦苇,常用来象征迷茫或远方。
南渡舟:向南方渡河的船只。
去乡:离开故乡。
更上:再往上走,表示登高望远。
京楼:京城的高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荒凉古旧的氛围,故宫遗址在夜幕下的宁静与冷清,给人以深邃的历史感和孤寂的情怀。

接下来的"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通过鸡鸣声和大雁飞过的景象,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空旷。荒凉的驿站在破晓之际传来鸡鸣,更增添了一份边塞的萧瑟与苍凉。

诗人随后写道"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通过对比杨柳依依和蒹葭的不同方向,表达了出行者心中的不舍和无奈。北归的路上有柔美的杨柳相伴,而南渡之际则是粗犷的蒹葭,这种对比增添了一份别情。

末尾"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则直接了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深切思念。离家已经行至相当远的地方,但内心却依然向往着那遥远的故土,更不禁仰望那些高耸的城楼,似乎能通过这样的举动与记忆中温暖的乡愁相连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无尽留恋。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

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

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玩残雪寄江南尹刘大夫

艳阳无处避,皎洁不成容。

素质添瑶水,清光散玉峰。

眠鸥犹恋草,栖鹤未离松。

闻在金銮望,群仙对九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经马镇西宅

将军久已没,行客自兴哀。

功业山长在,繁华水不回。

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

借问此中事,几家歌舞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经行庐山东林寺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陌事多难数悉,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