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挽何知县二首(其一)

一第声名动冕旒,渊源家学自梁丘。

谁知雨化青衿日,最解风驰紫塞秋。

幕府石洪嗟不作,河阳潘岳竟成休。

雁行无复云边讯,愁绝萱堂正白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初露头角声名显赫,家族学问源自梁丘。
谁能想到雨天让他如新秀崛起,他最擅长在秋天的边塞疾驰。
遗憾石洪幕府不再有,河阳潘岳的辉煌也已成过往。
如同大雁不再飞来,消息断绝,母亲在家中白发满头,愁绪满怀。

注释

冕旒:古代帝王皇冠上的玉串,象征尊贵。这里指显赫的名声。
梁丘:古地名,此处代指世家出身。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这里指年轻的才子。
紫塞:边塞,紫色的山脉,象征遥远和壮丽。
幕府石洪:石洪为官署名,此处指有才华的人担任幕僚。
河阳潘岳:潘岳,西晋文学家,以美貌著称,此处泛指才俊。
雁行:比喻兄弟或亲友间的书信往来。
萱堂:古时对母亲的尊称,萱草象征母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耆卿所作的《代挽何知县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已故何知县的哀悼和对其生前功绩的怀念。首句"一第声名动冕旒",描绘了何知县因科举及第而名声显著,连朝廷都为之震动。"渊源家学自梁丘"则暗示他出身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

"谁知雨化青衿日",以雨润青衿比喻何知县教化百姓,如同春雨滋润学子,体现了他的教育才能。"最解风驰紫塞秋",则赞美他在边塞任职时,行动迅速如疾风,表现出他的干练和魄力。

"幕府石洪嗟不作,河阳潘岳竟成休",通过石洪和潘岳的典故,表达对何知县英年早逝的惋惜,石洪和潘岳都是历史上有才德的人物,此处用来映衬何知县的才华和早逝。

最后两句"雁行无复云边讯,愁绝萱堂正白头",以雁阵比喻何知县家族的离散,萱堂指母亲,白头形容母亲因丧子而满头白发,表达了诗人对何母的深深同情和对何知县的深切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何知县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的品格,以及家人对他的怀念。

收录诗词(46)

陈耆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龙潭澳

久阔松楸信,因为龙澳来。

四山黄恋叶,一水绿澄苔。

地旷樵声出,天寒雁影回。

无人且无酒,清坐兴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寿章参政

声名早已压人寰,手握枢机鬓未斑。

嘉会宛如鱼在水,远猷直放马归山。

风生帷幄深沉处,春在边陲广莫间。

闻说吴儿眠正熟,月明夜户不曾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清臣病后韵

契阔芝眉两月中,往寻一笑思春融。

知君近日能寻乐,款我昨宵多发蒙。

快得联诗到侯喜,何当载酒过扬雄。

交情须作霜松老,莫学翻翻桃李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坐

空庭杳已夜,孤坐悄无言。

雨后山疑活,云中月欲吞。

清愁难独遣,古意与谁论。

听罢琴中操,呼童早闭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