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即事

菊过重阳尚吐香,晚秋风景属村庄。

日羹野菜同妻饭,时倩邻刍对客觞。

霜后树枝多老丑,雨馀山色半微茫。

近来少入城中去,为爱闲居滋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菊花过了重阳节还散发香气,晚秋的景色属于乡村。
日常饮食是野菜和妻子做的饭菜,偶尔会邀请邻居共饮。
霜冻后的树枝显得苍老而丑陋,雨后山色显得模糊而朦胧。
最近很少进城,因为我更喜欢悠闲的乡居生活,感觉其味无穷。

注释

菊:菊花。
过:经过。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尚:仍然。
吐:散发。
香:香气。
晚秋:秋季后期。
风景:景色。
属:属于。
村庄:乡村。
日羹:日常饭菜。
野菜:野生蔬菜。
妻饭:妻子做的饭。
时:有时。
倩:请。
邻刍:邻居的酒。
客觞:客人饮酒。
霜后:霜降之后。
树枝:树的枝条。
多:很多。
老丑:老弱丑陋。
雨馀:雨后。
山色:山景。
微茫:模糊不清。
近来:最近。
少:较少。
入城:进城。
城中:城市。
去:离开。
为爱:因为喜爱。
闲居:闲暇的居住。
滋味长:感觉长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菊过重阳尚吐香"一句,表明时值深秋,菊花在重阳节后依然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重阳,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一年中的第九个重九日,即农历九月初九,后来也成为菊花节。

"晚秋风景属村庄"则描绘了秋天的风光已经属于那些安宁的乡村生活,诗人似乎在强调自己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归属感和喜爱。

接着的两句"日羹野菜同妻饭,时倩邻刍对客觞"展示了诗人的家庭生活与邻里关系。"日羹野菜同妻饭"表明诗人与妻子共同享用家园中收获的野菜,这是对夫妇间平淡而温馨生活的一种描绘。而"时倩邻刍对客觞"则展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社交活动,与邻里之间互相款待,显得既亲切又不失礼数。

接下来的两句"霜后树枝多老丑,雨馀山色半微茫"则是对自然界的进一步描绘。秋后的霜冻使得树枝变得枯槁而丑陋,而经过雨水洗礼后的山色,又显得朦胧而不清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近来少入城中去,为爱闲居滋味长"表达了诗人的生活选择。他已经很少进入喧嚣繁忙的城市,而是更愿意留在乡村,享受那种平静悠然的生活。这里的"为爱闲居滋味长",则深化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朴而宁静生活方式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自然美景和平淡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3)

耕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隐居

得失两忘机,何心问是非。

难求斩马剑,且守钓鱼矶。

鹤瘦添新料,儿寒补旧衣。

诗成兴飘逸,天外片云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胡孙死,闹啾啾,也须还我一百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白云庵(其四)

蚁窠得意从渠计,螳翳忘言息我机。

寒尽山庵无历日,野花啼鸟又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白云庵(其三)

洞底菖蒲绿作坡,松根况有茯苓多。

自能饱饭太平日,不学式微歌浩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