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昱关宿老竹田家及抵家述怀

险阻艰难备此程,百年生死一毛轻。

但知憾比徐方寸,深愧才非杜北征。

茅屋昼藏牛共卧,山溪夜渡虎同行。

归来已喜双亲健,莫遣秋霜上鬓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同的《度昱关宿老竹田家及抵家述怀》描绘了诗人历经艰险后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深情。首句"险阻艰难备此程"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而"百年生死一毛轻"则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豁达态度,视生死如浮云。接着,诗人通过"但知憾比徐方寸",将自己与徐方寸(古人名,此处可能指自谦或借古人之名)相比,表达对自己才识的谦逊,以及对未能像杜北征(古人名,杜甫曾有北征之役)那样建功立业的遗憾。

"茅屋昼藏牛共卧,山溪夜渡虎同行"这两句生动描绘了野外生活的艰苦,白天与牛共居,夜晚需在虎啸声中过溪,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诗人以"归来已喜双亲健,莫遣秋霜上鬓茎"收尾,表达了对家中老人健康的欣慰,以及对岁月匆匆、白发易生的忧虑,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仲吉见赠

千里还乡已到乡,故人应是更凄凉。

珠还合浦神光在,雁叫寒云别憾长。

沧海桑田心不变,山林钟鼎事何妨。

雪深山径药苗小,何日林间遇阮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简敬道兄长见顾

林间终日坐苍苔,有客过从此地来。

厚馈远称慈母寿,好怀今为故人开。

黄昏烛尽云山出,半夜诗成风雨催。

莫厌田家供奉薄,看花村坞当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自作山水(其一)

小阁独坐日无事,几回飞梦到天台。

一时风雨眼前过,万里山河笔底开。

林下有人閒白昼,世间无地不黄埃。

便当办取九节杖,剑阁匡庐频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自作山水(其二)

谁剪吴江半幅天,沧洲诗思便悠然。

长江万里云垂地,锡杖一条僧上船。

怪石定从山上落,乔松势与海相连。

好山是处堪图画,任取旁人笑米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