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朱同的《度昱关宿老竹田家及抵家述怀》描绘了诗人历经艰险后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深情。首句"险阻艰难备此程"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而"百年生死一毛轻"则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豁达态度,视生死如浮云。接着,诗人通过"但知憾比徐方寸",将自己与徐方寸(古人名,此处可能指自谦或借古人之名)相比,表达对自己才识的谦逊,以及对未能像杜北征(古人名,杜甫曾有北征之役)那样建功立业的遗憾。
"茅屋昼藏牛共卧,山溪夜渡虎同行"这两句生动描绘了野外生活的艰苦,白天与牛共居,夜晚需在虎啸声中过溪,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诗人以"归来已喜双亲健,莫遣秋霜上鬓茎"收尾,表达了对家中老人健康的欣慰,以及对岁月匆匆、白发易生的忧虑,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