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僧人在弘济寺内的心境和生活状态。开篇"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表明僧人的脚步仅限于寺院之内,与世俗隔绝,只是在墙角的青苔间徘徊。接着"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则展示了他观赏自然之美,同时在静坐中修炼身心,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写出了僧人所感受到的环境氛围和听觉体验。寺院内的风声清冷,而远处则是城墙之上烽火台的轮廓,透露出一丝孤寂与警觉。
最后"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表达了僧人对于自由自在的闲云有所向往,但即便是那些不受拘束的云,也各有其去留之分。整首诗通过对比寺院内外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象,展现了僧人的心灵世界和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人喻凫以淡雅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自在又不失庄严的宗教场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外界的观察与内心的沉思。
不详
沿溪又涉巅,始喜入前轩。
钟度鸟沈壑,殿扃云湿幡。
凉泉堕众石,古木彻疏猿。
月上僧阶近,斯游岂易言。
露白覆棋宵,林青读易朝。
道高天子问,名重四方招。
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
虽然在京国,心迹自逍遥。
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
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
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
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
六十上清冥,晓缄东越藤。
山光紫衣陟,寺影白云凝。
湿叶起寒鸟,深林惊古僧。
微风窗静展,细雨阁吟登。
清韵岳磬远,佳音湖水澄。
却思前所献,何以豸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