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蕃曲三首(其二)

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

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远处戍楼的炊烟孤独飘荡,
广袤的边塞草木枯黄无边。

注释

渺渺:形容烟雾稀疏或遥远的样子。
戍烟:戍楼的炊烟,代指边关。
孤:孤独,孤单。
茫茫:形容广阔无垠。
塞草:边塞的草木。
枯:枯萎,干枯。
陇头:古代对边塞的称呼,这里指边疆。
那用闭:何须关闭,为何要封闭。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防胡:防范胡人,此处可能指外敌。

鉴赏

这段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荒凉、防守孤寂的景象。"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中的"渺渺"和"茫茫"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戍楼的遥远和塞草的繁茂,但又加上了"孤"和"枯"两个字眼,让人感受到一种荒凉与萧索。"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则表达了边塞之地常年紧张的军事状态,以及对外来侵略者的警惕。

从这段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边疆戍守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唐朝时期边防的严峻状况,展现了古代军人在遥远边塞所承受的心灵压力和物质艰辛。

刘长卿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往往能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这段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历史的痕迹,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平蕃曲三首(其三)

绝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闲。

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正朝览镜作

憔悴逢新岁,茅扉见旧春。

朝来明镜里,不忍白头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

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归扬州道中寄

片帆何处去,匹马独归迟。

惆怅江南北,青山欲暮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