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亭秋闱较射

卸却缝衣拂战裙,天山三箭可谁群。

眼空百步穿杨叶,巧弋双雕落阵云。

投笔每怀班定远,请缨长忆汉终军。

丈夫夙抱鹰扬志,伫勒燕然纪窦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射手在演武亭秋闱较射的情景,展现了其卓越的箭术和高尚的志向。

首联“卸却缝衣拂战裙,天山三箭可谁群”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射手准备就绪,卸下日常衣物,换上战裙,手持天山三箭,展现其非凡的军事装备与准备状态。这里通过“卸却”、“拂”等动作,以及“天山三箭”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氛围。

颔联“眼空百步穿杨叶,巧弋双雕落阵云”进一步展示了射手的箭术之高超。他能够精准地瞄准百步之外的杨树叶,甚至能在云阵中巧妙地捕捉到双雕。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射手的技艺,也暗示了他在战场上的敏锐洞察力和准确判断力。

颈联“投笔每怀班定远,请缨长忆汉终军”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射手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班定远(班超)和汉终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和勇士,他们勇于担当,为国效力。射手通过“投笔”和“请缨”的行为,表达了自己愿意放弃文职,投身军旅,效仿先贤,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尾联“丈夫夙抱鹰扬志,伫勒燕然纪窦勋”点明了射手的志向和目标。他立志像鹰一样展翅高飞,追求卓越,期待有一天能够在燕然山上刻下自己的功绩,纪念自己的英勇事迹。这不仅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也是对国家忠诚和奉献精神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塑造了一位英勇、智慧且具有崇高志向的射手形象,展现了其在军事技能和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

收录诗词(1)

李建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题

三韩当日欲全收,万里辞家报国仇。

捧诏但思期灭贼,出边宁想及封侯。

挥戈汶上三回捷,借箸关门两度秋。

落魄归来馀一剑,壮怀今喜为君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启壬戌上御文华殿欣得赐朝

紫霄阊阖向明开,诘旦遥瞻玉辇来。

五色祥云浮翠盖,两阶仙仗拥蓬莱。

龙飞日月尧天丽,虎拜衣冠汉殿回。

叨以书生朝圣主,治安还拟洛阳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夜旅怀

客舍萧萧万木中,夜灯寥寂思何穷。

少年同学将登相,并岁生人久作翁。

骥老未能消壮志,蓬飞不定怨秋风。

凭谁为遣羁栖兴,独自悲歌倚剑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夜月下有怀回文

幽情写寄一书笺,目送飞鸿度海烟。

愁客旅怀时序晚,独身人怨夜幽偏。

秋声木落飘前砌,月影花移渐上帘。

留滞此心伤远别,悠悠岐路隔长川。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