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闻雁

伊兹春始,馀寒未融。有雁哀鸣,过我房栊。

岂避南暄,眷此北风。静言思之,似罹罦罿。

惊弦既脱,栖息靡踪。提提鸒斯,载西载东。

维鹊有巢,亦以禦冬。凡鸟有托,尔独孤穷。

我闻其声,翘首长空。瞻望弗及,忧心有冲。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立春闻雁》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描绘了立春时节,余寒未消,大雁哀鸣的情景。诗中通过雁的鸣叫与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孤独处境的同情。

首句“伊兹春始,馀寒未融”点明了季节转换,春天初至,但严寒尚未完全消散。接着“有雁哀鸣,过我房栊”描绘了大雁在寒冷中哀鸣,飞越诗人住所的情景。诗人以“岂避南暄,眷此北风”表达雁群不畏南方的温暖,依然眷恋北方的风雪,体现了它们对故乡的深情。

“静言思之,似罹罦罿”一句,诗人想象大雁仿佛落入陷阱,表达了对雁群遭遇的同情。紧接着“惊弦既脱,栖息靡踪”描述了雁群逃脱捕猎后的无处可栖,进一步凸显了它们的孤独与无助。

“提提鸒斯,载西载东”中的“鸒斯”可能是指小鸟,这里用来比喻雁群的迁徙,它们在东西之间来回飞翔,寻找栖息之所。“维鹊有巢,亦以禦冬”则以喜鹊筑巢过冬为喻,对比雁群的困境,表达了对雁群的怜悯之情。

最后,“凡鸟有托,尔独孤穷”直抒胸臆,感叹所有鸟类都有栖息之地,唯独雁群孤独无依。“我闻其声,翘首长空”写诗人听到雁鸣,仰望天空,表达了对雁群命运的深切关注。“瞻望弗及,忧心有冲”则表达了诗人因无法直接帮助雁群而产生的忧虑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对生命境遇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界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堂三章章八句

建彼高堂,爰求豫章。干霄踞地,为栋为梁。

为榱为楹,众材斯张。秩秩其臧,大厦煇煌。

崇阶峻宇,碧瓦朱甍。其正其冥,乃寝乃兴。

以延似续,以燕嘉朋。钟鼓既设,鬼神其宁。

厥基既固,厥貌复恢。哙哙哕哕,不崩不摧。

反是弗思,或倾或颓。既倾既颓,追也可回。

形式: 四言诗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十二)太戊

太戊尸君位,严恭以自居。

天人原吻合,敬畏靡差殊。

德政脩无阙,祥桑正尔虚。

永年膺宝历,端拱治平馀。

形式: 五言律诗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十三)高宗

亦有高宗帝,真称继世贤。

居崇知稼穑,肇迹自幽潜。

恭默逾三祀,雍和遍八埏。

试披三命读,圣学见渊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李徵君虚斋九十初度四章章八句

鹤鸣于天,鱼跃于藻。有美一人,冰雪在抱。

缟衣茹藘,于尘之表。我欲觏之,蒹葭缥缈。

南山在宇,源泉在户。税驾东郊,遵彼畎亩。

课我农人,欣觇禾黍。非力不食,安兹乐土。

衡门之下,有书有琴。爰居爰处,载鼓载吟。

天地其庐,万类其襟。山高出云,庶几遐心。

优游泉石,九十其年。云诡波谲,变历万千。

唯兹高蹈,德音不迁。既寿且康,以笃后贤。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