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道中谒濂溪祠

木偶相沿恐未真,清辉亦复凛衣巾。

簿书曾屑乘田吏,俎豆犹存畏垒民。

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自传神。

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在萍乡道中拜访濂溪祠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濂溪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周敦颐(濂溪先生)的敬仰之情。

首联“木偶相沿恐未真,清辉亦复凛衣巾”以木偶比喻周敦颐的教诲,虽久远却依然清晰,如同清辉照耀衣巾,形象地展现了濂溪先生思想的深远影响。

颔联“簿书曾屑乘田吏,俎豆犹存畏垒民”通过对比,赞扬了周敦颐不仅在官场勤勉,更关心百姓疾苦,其精神永存于人民心中。

颈联“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自传神”描绘了濂溪先生思想如碧水苍山般深邃,又如光风霁月般明亮,传递出其人格魅力和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尾联“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蘋”表达了诗人对濂溪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即使在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濂溪先生的精神力量,并在春日里前往祠堂祭拜,以渚蘋献上敬意。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濂溪先生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王守仁作为一位哲学家对于先贤的追思与传承。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

风雨偏从险道尝,深泥没马陷车箱。

虚传鸟路通巴蜀,岂必羊肠在太行。

远渡渐看连暝色,晚霞会喜见朝阳。

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编坐夜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长沙答周生

旅倦憩江观,病齿废谈诵。

之子特相求,礼殚意弥重。

自言绝学馀,有志莫与共。

手持一编书,披历见肝衷。

近希小范踪,远为贾生恸。

兵符及射艺,方技靡不综。

我方惩创后,见之色亦动。

子诚仁者心,所言亦屡中。

愿子且求志,蕴蓄事涵泳。

孔圣固惶惶,与点乐归咏。

回也王佐才,闭户避邻閧。

知子信美才,大构中梁栋。

未当匠石求,滋植务培壅。

愧子勤绻意,何以相规讽?

养心在寡欲,操存舍即纵。

岳麓何森森,遗址自南宋。

江山足游息,贤迹尚堪踵。

何当谢病来,士气多沈勇。

形式: 古风

陟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其一)

客行长沙道,山川郁稠缪。

西探指岳麓,凌晨渡湘流。

逾冈复陟巘,吊古还寻幽。

林壑有馀采,昔贤此藏修。

我来实仰止,匪伊事盘游。

衡云閒晓望,洞野浮春洲。

怀我二三友,《伐木》增离忧。

何当此来聚,道谊日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陟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其二)

林间憩白石,好风亦时来。

春阳熙百物,欣然得予怀。

缅思两夫子,此地得徘徊。

当年靡童冠,旷代登堂阶。

高情讵今昔,物色遗吾侪。

顾谓二三子,取瑟为我谐。

我弹尔为歌,尔舞我与偕。

吾道有至乐,富贵真浮埃。

若时乘大化,勿愧点与回。

陟冈采松柏,将以遗所思。

勿采松柏枝,两贤昔所依。

缘峰践台石,将以望所期。

勿践台上石,两贤昔所跻。

两贤去邈矣,我友何相违?

吾斯未能信,役役空尔疲。

胡不此簪盍,丽泽相遨嬉?

渴饮松下泉,饥餐石上芝。

偃仰绝馀念,迁客难久稽。

洞庭春浪阔,浮云隔九疑。

江洲满芳草,目极令人悲。

已矣从此去,奚必兹山为。

恋系乃从欲,安土惟随时。

晚闻冀有得,此外吾何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