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

上客新从左辅回,高阳兴助洛阳才。

已将四海声名去,又占三春风景来。

甲子等头怜共老,文章敌手莫相猜。

邹枚未用争诗酒,且饮梁王贺喜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贵客刚从左辅地归来,高雅兴致助显洛阳才子。
已将四海的名声抛在身后,又占据了春天的美好风光。
岁月轮回,感叹与友人一同老去,文才相当,不必相互疑忌。
邹枚不必争着比诗赛酒,暂且让我们举杯庆祝梁王的喜事吧。

注释

上客:尊贵的客人。
左辅:古代指关中地区,这里代指长安。
高阳兴:借指酒宴中的豪兴。
洛阳才:指有才华的人,洛阳是东汉文化中心,多出才子。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也象征美好的时光。
甲子:古代用以纪年、月、日的干支之一,此处指岁月。
敌手:匹敌的对手,此处指文才相当的朋友。
邹枚:邹同邹忌,枚同枚乘,都是汉代著名文人。
梁王:古代诸侯王,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的主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返回故乡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文学才华的自信。"上客新从左辅回,高阳兴助洛阳才"两句表明诗人从外地回到家乡,受到地方官员的欢迎与帮助,展现了其在文学上的才华。

"已将四海声名去,又占三春风景来"则写出了诗人的名声远播,以及他对未来的美好预期。这里的"四海"象征着广泛的地区,而"三春"则是对未来岁月的美好期待。

接下来的"甲子等头怜共老,文章敌手莫相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坦诚态度。"邹枚未用争诗酒"则是说诗人并不以诗酒作为与他人争斗的工具,而是享受其中的乐趣。

最后,"且饮梁王贺喜杯"表明了诗人在朋友的欢聚中共同举杯庆祝。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文学以及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之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

紫袍朝士白髯翁,与俗乖疏与道通。

官秩三回分洛下,交游一半在僧中。

臭帤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斋后将何充供养,西轩泉石北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寒食日过枣团店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

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

困立攀花久,慵行上马迟。

若为将此意,前字与僧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寒食日寄杨东川

不知杨六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

兜率寺高宜望月,嘉陵江近好游春。

蛮旗似火行随马,蜀妓如花坐绕身。

不使黔娄夫妇看,誇张富贵向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寒食江畔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