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胡子

红筵丝竹合,用尔作欢娱。

直指宁偏党,无私绝觊觎。

当歌谁擐袖,应节渐轻躯。

恰与真相似,毡裘满颔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红色的宴席上音乐和舞蹈交织,就用它们来带来欢乐。
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杜绝了贪婪的欲望。
在歌声中,谁会挽起衣袖翩翩起舞,随着节奏轻盈地移动身体。
这场景恰好与真实无异,就像满腮胡须的人穿着毛毡制成的衣服。

注释

红筵:红色的宴会帷幕,形容豪华的宴席。
丝竹:指音乐和乐器,这里代指歌舞。
偏党:偏向某一方,有偏私之意。
觊觎:渴望得到,有贪心或企图的意思。
擐袖:挽起衣袖,形象描述人在舞蹈时的动作。
毡裘:毛毡制成的衣物,古代北方民族的常见服饰。
颔须:颔下胡须,形容人的面部特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欢乐景象,诗人用红色的筛子和丝竹编织的物品作为宴会的装饰,同时也用于游戏娱乐。"直指宁偏党"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态度;而"无私绝觊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廉脱俗的情操。

至于"当歌谁擐袖,应节渐轻躯",这里描绘的是宴会中人们随着音乐起舞,衣袖飘扬,身体随着节奏轻盈地摇摆。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乐趣的享受和追求。

最后两句"恰与真相似,毡裘满颔须"则是对宴会中酒酣胸胆、情同兄弟的一种描写。诗中的"恰与真相似"可能是在比喻宴会上人们之间的感情如同兄弟一般真挚无伪,而"毡裘满颔须"则形象地表达了酒宴中人們酩酊大醉,甚至连胡须都沾满了酒意。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士人豪放不羁、热爱生活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徐夤在文艺上的功力和审美观。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酒醒

酒醒欲得适闲情,骑马那胜策杖行。

天暖天寒三月暮,溪南溪北两村名。

沙澄浅水鱼知钓,花落平田鹤见耕。

望断长安故交远,来书未说九河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偶书

巧者多为拙者资,良筹第一在乘时。

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饥。

琼玖鬻来燕石贵,蓬蒿芳处楚兰衰。

高皇冷笑重瞳客,盖世拔山何所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偶吟

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

清时名立难皆我,晚岁途穷亦问谁。

碧岸钓归惟独笑,青山耕遍亦何为。

寻常抖擞怀中策,可便降他两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偶题

闲补亡书见废兴,偶然前古也填膺。

秦宫犹自拜张禄,楚幕不知留范增。

大道岂全关历数,雄图强半属贤能。

燕台财力知多少,谁筑黄金到九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