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北阁林先生之任潼川

先生自是儒中彦,才华磊落人争羡。

讲道乡园淑后人,桃李纷纷栽欲遍。

执经我亦曾相从,菲才深荷开颛蒙。

有时程门立寒雪,有时马帐谈春风。

徵书忽起冲霄鹗,我亦乘风溯寥廓。

相隔云山几万重,相思烟草几回绿。

去年谒选来都城,相逢一笑春阳生。

除书忽从天阙降,教铎又载潼川行。

潼川迢迢在何许,落日孤舟发汀渚。

心逐瞿塘峡上云,梦残白帝城边雨。

讲堂沈沈白昼长,满池芹藻飘清香。

化雨时来一挥洒,教泽到处皆汪洋。

叹我年来日茅塞,那堪复与先生别。

后夜仪刑不可亲,梦魂长绕巴山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北阁林先生之任潼川》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以深情厚谊和对教育的崇敬之情,描绘了与林先生的深厚师生情谊以及对其即将赴任潼川的不舍与祝福。

首句“先生自是儒中彦”,赞美林先生乃儒学之精英,才华横溢,令人钦羡。接着“讲道乡园淑后人”一句,表达了林先生在乡间传授知识,培育英才的高尚品德。桃李满天下,形象地描绘了林先生培养学生的盛况。

“执经我亦曾相从”一句,诗人回忆自己曾跟随林先生学习的情景,表达出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菲才深荷开颛蒙”则表明自己虽才疏学浅,但深受林先生的教导和启发。

“徵书忽起冲霄鹗”描绘了林先生突然接到升迁的诏书,如同雄鹰冲向云霄,展现了其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而“我亦乘风溯寥廓”则表达了诗人对林先生的追随和敬仰之情。

“相隔云山几万重,相思烟草几回绿”两句,通过描绘山水阻隔和季节更替,表达了诗人对林先生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去年在京城相遇的情景,以及林先生被任命为潼川教官的喜悦与离别的伤感。

“潼川迢迢在何许,落日孤舟发汀渚”描绘了潼川的遥远与孤寂,预示着林先生即将面临的挑战。而“心逐瞿塘峡上云,梦残白帝城边雨”则表达了诗人对林先生的牵挂与祝福,希望他能像云一样自由飞翔,即使在风雨中也能坚韧不拔。

最后,“讲堂沈沈白昼长,满池芹藻飘清香”描绘了潼川学校宁静的学习氛围,以及林先生教学的深远影响。“化雨时来一挥洒,教泽到处皆汪洋”赞扬了林先生如春雨般滋润学生心灵的教学方式,其影响广泛深远。

“叹我年来日茅塞,那堪复与先生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感慨,以及对与林先生分别的不舍。最后,“后夜仪刑不可亲,梦魂长绕巴山月”则以梦境中的思念,表达了对林先生的长久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师生情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对人才培养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同年陈宗调荣归

六龙御极绥八荒,励精图治求俊良。

陈君自昔工词章,倒挽文星归笔铓。

翩然掉鞅驰文场,凌风一箭誇穿杨。

圣恩与海同汪洋,锦衣特许荣故乡。

五花骏马青丝缰,春风蹀躞岐路傍。

闽山峨峨闽水长,此行山水俱增光。

况复慈亲在北堂,天开寿域殊未央。

上堂拜献紫霞觞,下堂戏舞斑斓裳。

萱花玉树相辉煌,堂中蔼蔼春无疆。

丈夫功名须早偿,莫教玄鬓生秋霜。

鸣珂伫待归岩廊,披肝露胆酬君王。

上令治道跻虞唐,下令黎庶臻平康。

龙章指日重显扬,千秋万古长流芳。

我家双亲七十强,别来甘旨无由将。

君行未得同翱翔,引涕空望天南方,千里万里云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张先生进实录回任河间得尊字

先生问学推渊源,才名早已高闽藩。

振铎荣沾雨露恩,春风桃李花盈门。

王畿史牒推讨论,书成亲捧朝天阍。

盍簪几度经黄昏,笑谈满坐春阳温。

朔风吹雪飘塞垣,顽云一色连川原。

匆匆复驾南归辕,霜芜寒柳堪销魂。

行潦难留瀚海鹍,云霄万里终高骞。

此时重扫京华轩,浩歌共醉黄金尊。

形式: 古风

寿萱堂为宋仲和司训赋

镜里青鸾飞去早,冰玉襟怀长自保。

玄发年来变成缟,凤雏总喜风标好。

欲慰慈亲跻寿考,堂前特种忘忧草。

烨烨繁花映晴昊,对此慈亲春浩浩。

一雏朝阳振文藻,新沐天恩出蓬岛。

锦衣特访乡园道,献寿流霞倾玛瑙。

日向花前申颂祷,长对慈亲勿枯槁,遐寿直同天地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余先生教授淮府

我家严君宰邑时,先生载道来为师。

气味相投即相契,直与管鲍同襟期。

我时亦侍严君侧,山斗光中识颜色。

满怀拍塞皆阳春,就之如入芝兰室。

严君解印赋归与,先生去曳王门裾。

河梁马首东西别,几回江上丹枫疏。

年来我作金銮客,幸遇先生朝帝阙。

典衣共话十年前,浩歌醉吸清尊月。

月圆月缺苦不常,人生亦恨多参商。

明朝又向河桥别,离怀迥逐烟波长。

官閒时会宾僚宴,山水遥知品题遍。

江云渭树倘相思,春风好寄归鸿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