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诚宰南峰过信道诸暨旧事往往能记拙诗因以送之

身是前身念已非,相逢喜诵昔年诗。

心情似旧知无日,儿女成行能几时。

政事便须书竹帛,功名何必问蓍龟。

旴江风月时分寄,免隔关河费梦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现在的我已非往昔,重逢时欣喜地吟咏旧日诗歌。
心境虽如旧但深知未来无定,子女们成群又能陪伴多久呢。
处理政务应记在史册,追求功名何需占卜问天意。
旴江的风月美景时常寄予,以免隔着山河耗费太多梦境思念。

注释

身是:现在的我。
是:是。
前:往昔。
念:思念。
已:已经。
非:不是。
相逢:相遇。
喜:欢喜。
诵:吟诵。
昔年:过去。
诗:诗歌。
心情:心境。
似:好像。
旧:旧时。
知:知道。
无日:未来无定。
儿女:子女。
成行:成群。
能:能有。
几时:多久。
政事:政务。
便须:应当。
书:记录。
竹帛:史册。
功名:功绩和名声。
何必:何必。
问:询问。
蓍龟:占卜。
旴江:江名,可能指旴江(今江西抚河上游)。
风月:美好的自然景色。
时分:时刻。
寄:寄托。
免:避免。
隔:隔着。
关河:山河阻隔。
费:耗费。
梦思:梦境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开篇“身是前身念已非”,诗人感叹个体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感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接着,“相逢喜诵昔年诗”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旧友重逢时共同回味过去的快乐,通过诵读昔日的诗篇来唤醒共同的记忆。这里的“昔年诗”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情感寄托和时光的印记。

第三句“心情似旧知无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尽管外界的变迁无法挽留,但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依然如故。这种情感的恒久性与时光流逝形成了鲜明对比。

“儿女成行能几时”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家庭、子女成长的关切,以及时间飞逝带来的无常感。这里的“儿女成行”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不断向前。

“政事便须书竹帛,功名何必问蓍龟”则是诗人对于个人在社会角色中的态度表达。在古代中国,政治和功名是男子追求的一部分,而这里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脱,认为这些外在的成就不如内心的情感寄托来得真实和重要。竹帛指的是用竹简和帛书写文字,而蓍龟则是古代占卜用的工具,这里强调了对传统功名观念的质疑。

“旴江风月时分寄,免隔关河费梦思”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情感寄托。旴江指的是长江的一段,而风月和时分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美好自然景观的词汇。这里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希望能够跨越空间上的隔阂,让自己的情感和思念能够抵达远方。

整首诗以平缓的语调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于过去、现实和个人情感世界的复杂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变迁的描写,王洋巧妙地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广阔的宇宙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追求和生命体验。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成令以长桥图来且示王民瞻记喜其有成因成短章

楚人问晋勇,答曰好以暇。

后人或疑之,针也其说驾。

吾意政之馀,观此得用舍。

晋士傥不然,安能一战霸。

韩君令安成,不待期月化。

始如逆走丸,卒若快啖蔗。

为政行辟人,修梁插飞架。

异时常病涉,举邑佥矜诧。

王子吐琳琅,文章助光价。

绿波凝暮朝,皓月迷清夜。

谁云困兵革,不可事耕稼。

聊书以记之,来者可凭藉。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并寄季文以酒

溪涨蒲萄新拨醅,兴添野水入金杯。

华严居士贪幽定,一线春丝唤起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戏咏酴醾示邑宰

芳洲绕郭溪如练,中有风光共流转。

方今得尹日添长,化作河阳一花县。

独龙注雨浇桑麻,芳菲总不争纷华。

阳州地远牡丹少,酴醾晚作留春花。

君家朱楼映池沼,高架琼瑶覆花岛。

欲求此花同一卮,试劝春归无草草。

形式: 古风

戏郑曾二老

两编千片白雪茧,六百二斗青铜钱。

不辞破费十日产,要向几上追前贤。

前贤已死不可慕,世上流传只佳句。

不寻断简赏心符,定自前贤无觅处。

郑翁知我用意诚,云有甲乙分馀明。

卢仝书到孟郊富,李老被酒张翁醒。

当时储馆典雠校,今日取送传芳馨。

分多析少每如此,翁甑百金杯千羹。

北邻老子苦好客,悬箪过午须宾食。

昨朝唤客啖鹅炙,十字浮光汤饼滑。

须臾碾畔百尘飞,语是奴童破圭璧。

此翁香串数百枚,一一啖客当千回。

啜香饱炙勘诗谱,但度流年无所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