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和路太博》。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对季节更替的细腻感受。
首句“莫教竹马误群儿”,以儿童骑竹马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春天里嬉戏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孩子们纯真快乐生活的关怀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在自然的美好中健康成长,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次句“谢守行春未可知”,这里借用了东晋名士谢灵运(字安石)的典故,他以善于游历山水著称,常在春天出行赏景。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行春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第三句“落尽梅花寒食近”,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梅花的凋谢象征着冬天的结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寒食节临近,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此时进行祭扫、踏青等活动。这一句通过梅花的凋落,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新生命的期待。
最后一句“却应桃李怪来迟”,则以桃树和李树的生长情况为喻,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桃李树在春天开花结果,是春天的标志之一。诗人想象桃李树可能会因为春天的迟来而感到惊讶,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欢欣鼓舞。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界的植物仿佛有了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