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老矣休休卜养闲,囊空赊得洞庭山。

朝中谁送米三合,风雨自存茅一间。

清啸有云披月岭,高眠无客打柴关。

此情试为知音说,应隔沧浪冷破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包山结茅屋的隐逸生活,充满了淡泊与超然的情怀。首句“老矣休休卜养闲”,透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接着,“囊空赊得洞庭山”一句,以赊借的方式获得居所,既展现了其生活之简朴,也暗示了对自然山水的亲近与热爱。

“朝中谁送米三合”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询问,实则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漠态度,以及对物质生活的不求甚多。而“风雨自存茅一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风雨中的茅屋成为他心灵的避风港。

“清啸有云披月岭,高眠无客打柴关”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情景。清啸声与云、月、山岭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高眠则意味着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最后,“此情试为知音说,应隔沧浪冷破颜”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欣赏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心境,同时也暗含着对知音难遇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与俗兄相见

兄弟情深夙有由,死生岐路各须修。

要知五欲坑中崄,万顷风涛一叶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

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形式: 偈颂

李都事求偈

棒头笔下宜精审,打锁敲枷好用心。

成佛作祖只这是,劝君不用别追寻。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孙保义求偈

省缘知足常安乐,广费多求损道情。

闹市门头祖师意,放教心地坦然平。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