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陈思王

邺都雄盛日,英才妙七贤。

夫君照乘珠,五色丽且鲜。

西园倡华藻,东洛赋婵娟。

游鸾翔朝旭,芳蕖映碧涟。

始协棣华美,宁虞萁豆煎。

桐圭空锡社,银海闭阴泉。

白杨翳荆榛,狐兔穴其阡。

喟然兼山叹,肯企淮南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吊陈思王》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黄哲所作,通过对曹植(陈思王)生前才华横溢与身后凄凉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深切缅怀和感慨。

首句“邺都雄盛日”描绘了曹植在世时邺都的繁荣景象,暗示了他作为一代文豪的辉煌时代。接着,“英才妙七贤”赞美了曹植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们共同创造的文化盛世,凸显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夫君照乘珠,五色丽且鲜”运用比喻手法,将曹植的才华比作珍贵的宝石,色彩斑斓,光彩夺目,形象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成就。

“西园倡华藻,东洛赋婵娟”进一步描述了曹植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表现,无论是西园的诗歌还是东洛的赋文,都充满了华丽的辞藻和深情的笔触。

“游鸾翔朝旭,芳蕖映碧涟”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象征曹植作品中的意境之美,游动的鸾鸟在朝阳中飞翔,芳香的荷花映衬着碧绿的波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始协棣华美,宁虞萁豆煎”则以植物的生长与冲突来隐喻曹植与兄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成就,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家族内部的矛盾与争斗。

“桐圭空锡社,银海闭阴泉”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指曹植去世后,他的文学遗产被遗忘,昔日的繁华不再,如同深埋于地下的泉水,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白杨翳荆榛,狐兔穴其阡”描绘了一幅荒凉衰败的景象,白杨树下长满了荆棘,野兽在田间筑巢,象征着曹植墓地的荒芜与寂寞,同时也反映了后人对这位伟大文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喟然兼山叹,肯企淮南仙”表达了诗人对曹植的深深哀悼和对其文学成就的无限敬仰,感叹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传承与发扬,难以达到像淮南小山那样的文学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曹植生前后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巧妙描绘,深刻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学传承与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76)

黄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 字:庸之
  • 籍贯:元末明初广东番禺
  • 生卒年:?—1375

相关古诗词

赠刘宗弼司业赴浙西佥事

晨颁锦花诰,夕敛绛纱帷。

聊当持宪节,讵是解逢衣。

于越山水秀,吴江鲈鳜肥。

移舟发白下,摇旆出江畿。

川寒葭苇静,天清鸿雁飞。

勿念离群速,承明应复归。

形式: 古风

秋夜杂兴呈涂典签颖

璿杓运西宇,华月丽中楹。

坐知流序易,遥夜秋风生。

银汉呈宵景,金堂含夕情。

柔条栖湛露,嘉蕙茁幽茎。

抚迹遂成感,如何君远征。

相思云阳浦,岧峣限玉京。

镜鸾停赵舞,筝凤歇秦声。

寸心渺何极,摇荡如悬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古

鲁连天下士,夙蕴匡世才。

却敌愧论赏,英声腾九垓。

燕昭市骏骨,乐毅趋风来。

虎战跃中野,名成真壮哉。

仆本江海人,西登凤凰台。

感此千古意,长吟屡兴哀。

朝经夷门市,夕醉高阳杯。

挥戈拂倒影,羲轮为之回。

宝匣绚青莲,龙文拭轻埃。

神光夜挥霍,按舞何嫌猜。

腾骧为君举,愿扫浮云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简涂叔良朱仲雅二博士

贞士多苦节,考槃依涧陲。

丛兰佩芳洁,悦怿遂幽期。

至德无终逸,明扬膺盛时。

兹焉华东阁,俊乂相追随。

列宿呈光彩,翔飙清羽仪。

皇谟敷禹训,风雅泛周诗。

幸俾纤蒙器,叨承陪绛帷。

何因永斯好,介尔崇明禧。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