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林野哭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局脊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的《细林野哭》。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友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细林山上夜乌啼”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描述了一位不系缆的客人乘风而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追求。接着,诗人回忆起当年的细林之客——孟公,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怀念。

诗中穿插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如“昔日曾来访白云”,以及与孟公相聚饮酒、谈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情谊。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了去年平陵的战事,与孟公一同渡过吴江水,今年则梦回九峰云,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

诗人通过“黄鹄欲举六翮折”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国家兴衰的忧虑。最后,诗人感叹于天地的局促与时间的紧迫,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

夏完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字:存古
  • 号:小隐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 生卒年:1631~1647

相关古诗词

故宫行

朝登建康城,暮宿丹阳道。

黄尘落日大江流,紫陌微寒故宫草。

故宫烟雨动新愁,华屋参差成古丘。

当时罗绮三千户,何处莺花十二楼?

六代繁华如在眼,真龙不动河山转。

春光缥缈景阳宫,月色徘徊芳乐苑。

细雨深宫花落迟,轻风合殿香飘远。

花香十里到平康,莫愁歌舞冶游郎。

侠少尽骑青络马,交游争系紫罗囊。

鸳鸯两两芙蓉沼,鹦鹉双双玳瑁梁。

一朝景物如反掌,富贵风流竟长往。

玄武池边暮雨来,朱雀门前春草长。

美女琵琶塞上行,绮构云连空复情。

行人夜雨乌衣巷,归雁秋风白下城。

登临千载空回首,陈井梁宫竟谁有!

游鹿争衔上苑花,流莺自啭台城柳。

台城下接孝陵西,无限枝头乌夜啼。

杨花风起过江去,薄暮如烟满大堤。

形式: 古风

吴江野哭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

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

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

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

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

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

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

形式: 古风

绝句口号八首,勿以风雅观(其一)

去年人送长短亭,一片烟波入洞庭。

江海无情人不见,芳洲春草为谁生?

形式: 七言绝句

绝句口号八首,勿以风雅观(其二)

毅魄归来风雨多,潇湘春尽晚生波。

可怜屈宋师门谊,空自招魂吊汨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