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慢

勋华并、天胙昌期。圣德茂重离。

英明经远,浚哲昭微。宝俭更深慈。

观万国、累洽重熙。对明时。报礼秩神祗。

玉帛奏华夷。雍肃显相,百辟各钦祗。

奄嘉虞英璧奠华滋。神安坐、景气澄虚。

极光焰、烛长丽。展诗应律,万舞逶迟。三献洽皇仪。

垂露浸庆祜来宜。礼无违。

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清和寰宇,霈泽一朝驰。

醇化无为。万祀巩洪基。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翻译

功业繁盛,上天赐予繁荣时期。圣人的美德深厚而庄重。
英明的智慧长远,深邃的哲理揭示微妙。珍宝般的节俭更显仁慈。
遍观万国,长久和谐,盛世繁荣。面对光明的时代,回报神祇的礼数。
各国进献礼物,华夷共庆,礼仪庄重,百官尊崇敬仰。
突然间,美好的祝福如宝石般滋润,神灵安坐,景象清明。
极光般的光芒照耀,照亮了长久的辉煌。诗歌与音乐应和,舞蹈缓缓展开,皇家仪式庄重。
恩泽降临,带来吉祥和福祉。遵循礼仪,没有违背。
鸾鸟鸣叫于皇宫,凤凰降落在天边。清平之世覆盖天下,恩惠如雨一夜普降。
淳朴的教化无所作为,万代基业稳固。

注释

勋华:功业繁盛。
并:一起。
天胙:上天赐予。
昌期:繁荣时期。
圣德:圣人的美德。
茂重:深厚庄重。
浚哲:深邃的哲理。
昭微:揭示微妙。
宝俭:珍宝般的节俭。
慈:仁慈。
累洽:长久和谐。
重熙:盛世繁荣。
秩:礼数。
神祗:神祇。
玉帛:礼物。
奏:进献。
华夷:各国。
雍肃:庄重。
钦祗:尊崇敬仰。
奄嘉:突然美好。
虞英璧:美好的祝福。
奠华滋:滋润。
神安坐:神灵安坐。
景气:景象。
澄虚:清明。
极光焰:极光般的光芒。
烛长丽:照亮辉煌。
三献:三次献祭。
皇仪:皇家仪式。
垂露:恩泽降临。
庆祜:吉祥和福祉。
鸣鸾:鸾鸟鸣叫。
天倪:天边。
清和:清平。
霈泽:恩惠如雨。
驰:普降。
醇化:淳朴的教化。
巩:稳固。
洪基:基业。

鉴赏

这首《十二时慢》是宋代词人崔敦诗的作品,以典雅的词句描绘了皇帝的盛世景象和祭祀礼仪的庄重氛围。词中首先赞美了皇帝的功业与美德,如“勋华并、天胙昌期”,表达了对皇权的尊崇。接着描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观万国、累洽重熙”,以及皇帝对神祇的虔诚祭祀,“报礼秩神祗”。

在祭祀仪式中,华夷共庆,气氛庄重而和谐,“雍肃显相,百辟各钦祗”,展现了皇家威仪。随后,词人用“奄嘉虞英璧奠华滋”象征吉祥如意,祝愿皇帝的统治长久且充满福祉。“神安坐、景气澄虚”则描绘了祥瑞的气象。

祭祀结束后,词以“极光焰、烛长丽”形容光芒四射,音乐舞蹈盛大,体现了皇家庆典的宏大场面。最后,词人祝愿皇帝的恩泽普照天下,国家基业稳固,“醇化无为,万祀巩洪基”,表达了对盛世永续的期盼。

整体上,这首词语言华丽,结构严谨,通过对皇家庆典的描绘,展现了宋朝时期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对君主的忠诚敬仰。

收录诗词(119)

崔敦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名臣、文学家。崔敦礼弟。南渡后居溧阳。少有文名。绍兴年间进士。孝宗朝历任翰林权直、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等。博览群书,文词敏赡,曾受命更定吕祖谦《文鉴》所选奏议。著有《玉堂类稿》、《西垣类稿》等

  • 字:大雅
  • 籍贯: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
  • 生卒年:1139—1182

相关古诗词

六州

商秋吉,嘉会协中辛。涓路寝,修禋祀,圣德昭清。

端志虑,罄竭斋精。锦绣排天仗,羽卫缤纷。

朝太室、返中宸。被衮接神明。

时平天时俱清晏,兼丰年和气,品物达芳馨。

瞻熉座,舂容娭燕三灵。

奠瑶爵,荐量币,清思呦冥冥。望昆仑。嘉祥塞絪缊。

诚殚礼洽庆休成。润泽被生民。

端门肆眚,昕庭称贺,俱将景福万寿、祝双亲。

形式: 词牌: 六州

居占梅仙里。

形式:

游虎丘

入寺山光峭倚天,剑池寒色锁危巅。

苍苔自老生公石,新茗谁烹陆羽泉。

楼阁下窥溟海浪,松篁遥接洞庭烟。

二难选胜真奇绝,留得芳名万古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今日一何好

今日一何好,花下醉狼藉。

醉中有奇事,梦见生八翼。

浩荡排虚空,灵君好颜色。

朱衣持大篆,授我醉乡伯。

顿首玉墀下,臣璆才虮虱。

封此抑何功,请陈愚顽臆。

臣家京口东,门前大江碧。

臣愿驾长风,吹作酒万石。

万象各千钟,拍拍大庭国。

推枕在山中,纸衾霜晓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