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冯琦所作的《送操江张中丞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张中丞在危难时刻仍坚守职责的敬佩,以及对友谊和才情的珍视。
"地重能相借,时危敢自安",这两句寓含了对严峻形势的清醒认识,大地厚重,如同朋友之间的信任,但在危急之时,张中丞并未选择自保,而是挺身而出,显示出高尚的品格。
"不辞良会少,渐觉盛名难",表达了诗人对张中丞忙碌而难得相聚的感慨,同时也揭示出名望与责任之间的矛盾,越是名声显赫,越需承担更大的责任。
"对月论肝胆,临风惜羽翰",通过月夜对话和对风中书信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与张中丞之间真挚的情谊,以及对彼此才华的赞赏。
最后两句"由来赠策意,非是为弹冠",揭示了诗人赠言的真正意图并非单纯为了升迁,而是出于对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他能在困境中坚持下去,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志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忠诚与责任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