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溪八咏(其六)南园榕荫

往往南园去,榕阴坐寂寥。

清谈方半日,落叶已齐腰。

树老不知岁,枝高还荫桥。

散人如散木,相过不须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园榕树下的静谧时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往往南园去”,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南园的喜爱与常往,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接着,“榕阴坐寂寥”一句,以“榕阴”点明地点,以“寂寥”渲染氛围,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清谈方半日,落叶已齐腰”两句,将时间与自然的变化巧妙结合。清谈,即闲谈,此处指与友人的交谈,半日的时光里,谈笑风生,却未觉光阴流逝之快。而此时,窗外的落叶已堆积至齐腰深,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以及自然界生命的循环。

“树老不知岁,枝高还荫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老树年轮不言,却以其茂盛的枝叶为过往行人提供遮荫,体现了自然界的默默奉献与永恒之美。同时,这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即岁月流转,生命不息,即使个体终将老去,但其留下的影响与价值却能长久存在。

最后,“散人如散木,相过不须招”以“散人”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如同不受拘束的树木,无需刻意招引,自然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描述,也是对自由、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园榕荫下的一日生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韦溪八咏(其七)西畴晚穫

亦知耕种苦,所愿在秋成。

预作轮租计,方将剥稻声。

潮田多稔岁,云碓有香粳。

自悔为农拙,西畴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韦溪八咏(其八)北海渔歌

北海潮初上,渔歌下夕阳。

远风吹渐近,短曲听来长。

浩荡波千顷,沉吟水一方。

芦中人不见,倚处问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新晴八咏(其一)花气

乱蕊雨中尽,馀香晴后来。

春光正骀宕,芳意为徘徊。

襆被当轩曝,薰笼傍架开。

东君爱岑寂,风味到茶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新晴八咏(其二)柳烟

绿杨初见日,云树两参差。

落絮飞仍湿,轻烟淡亦垂。

拂墙千嶂曙,隔水数家炊。

可笑柴桑老,朝眠起独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