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倅怀归

雁声切切楚乡来,似唤秋光入酒杯。

好景欠人同历览,归程为我小迟回。

一天风月诗囊富,千里江山画轴开。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雁鸣声声,仿佛从楚地传来,唤起秋色倒入酒杯。
美景无人共享,归途为我稍作停留。
满心风月,诗歌如富饶的画卷展开在眼前。
只担心菊花插满头还没完成,朝中的事务已催促我快去。

注释

雁声:大雁的叫声。
楚乡:古代楚国的地方,这里泛指南方。
秋光:秋天的景色。
酒杯:饮酒的器具。
好景:美好的景色。
欠:缺少。
历览:共同游览。
归程:返回的路程。
风月:自然景色,尤其是月亮和风。
诗囊:装满诗篇的袋子,比喻丰富的创作。
画轴:展开的画卷。
黄华:菊花,象征秋天。
簪:古人插在发髻上的装饰品。
日边:朝廷,皇帝身边。
丹检:红色的文书,代指朝廷的命令或催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和黄倅怀归》。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景致的赞美。

"雁声切切楚乡来,似唤秋光入酒杯。" 这两句描绘了秋季大雁南迁时的鸣叫声,声音清晰而又带有一丝哀婉,如同在呼唤着秋天的明媚阳光,将其收藏于心中或是酒杯之中。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把雁声与唤饮相结合,传达了自己内心对于故乡的怀念。

"好景欠人同历览,归程为我小迟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风光的珍惜和不舍,以及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他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这些美景,而自己则愿意在归途中稍作停留,享受这份难得的美好。

"一天风月诗囊富,千里江山画轴开。"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丰富的诗才和广阔的艺术视野。他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与自己的文学才能相结合,彷彿在说,他的诗歌如同一个装满了风月之美的囊包,而千里江山则是他挥洒自如的画卷。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待遇事物的迫切感。他担心自己尚未完成的事业(比喻为黄华簪),而岁月却在不断地推移,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形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的宝贵与迫切感。

收录诗词(181)

史弥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潘帐干二首(其一)

洋洋雅颂几遗篇,删后求诗类一偏。

直下谢陶能出手,就中李杜亦差肩。

多君句好堪呈佛,老我时来未得仙。

两地河山费蘧栩,吟窗何日勘尘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青山

青山见我喜可掬,我喜青山重盍簪。

石鼎车声煎玉乳,竹炉云缕试花沉。

三杯暖热渊明酒,一曲凄清叔夜琴。

莫怪相看能冷淡,交游如此却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湖静寄

绵蕝南湖屋数椽,鸥边一壑许侬专。

小轩东面云生树,曲槛前头水接天。

饷客清风无尽藏,可人明月不论钱。

爱闲闻取身顽健,逸老祠旁理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按图志去城而南有岩曰金紫昔萧千岩擅一世诗声乾道间尝寓家郡之西湖意其必有题咏镵之崖壁一日访之则了无所睹方重为此岩太息而别乘示似佳篇勉之著语以纪其胜赋五十六字

去城不隔五七里,云窦谁镵能怪奇。

石屋尽头天罅坼,林柯缺处日光垂。

山禽上下有馀乐,仙鼠往来无倦时。

惜许千岩旧游所,摩挲藓壁欠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