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日雨中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其二)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

劝君披取鱼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细雨挽留春天,但春天并未归来。
尽管花朵盛开,却担心它们会逐渐减少。

注释

小雨:细雨。
留:挽留。
春:春天。
春未归:春天尚未离去。
好花:美丽的花朵。
虽有:虽然存在。
恐:担心。
行稀:逐渐减少。
劝君:劝告您。
披取:穿上。
鱼蓑:渔夫的蓑衣(象征隐逸生活)。
走看:边走边看。
姚黄:姚黄牡丹(古代名贵品种)。
判湿衣:肯定会打湿衣服(形容观赏之专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雨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融为一体。小雨如丝,春意尚未完全展现,而好花则因恐怕雨水稀疏而不敢尽情绽放。这不仅是对春天脆弱美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

劝君披取鱼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共同体验雨中的情趣。鱼蓑,即古时用来遮蔽风雨的简易工具,如同今天的雨伞。而“走看”表达了诗人急切的心情,希望朋友能够迅速行动,与自己一同享受这份在细雨中漫步的乐趣。"姚黄判湿衣"则是对美好场景的一种期待,姚黄指的是花开时的鲜明色彩,而“判湿衣”则暗示了雨水的氛围,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美好瞬间的珍视。同时,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和欣赏那些不经意间的美丽。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水鸭

缡縰出短蒲,毰毸浴清水。

物忌太鲜明,何妨染泥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鱼鹰

翩然下林表,不惮风湍恶。

得隽辄高飞,为君羞击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船行遇风

蔡水仅成波,不若江湖浚。

诚无倾侧忧,缆弱终难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震]韵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野花

喧喧桃李蹊,何妨笑幽草。

但愿保天真,徐共春风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