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咸杰所作的《禅人请赞(其二)》。诗中以“天无私盖,地无私载”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公正无私,以此引出对禅僧行为的质疑。接下来的诗句指出,这位僧人既不遵守僧规,又试图突破佛教戒律,他的言行举止似乎在破坏丛林(佛教团体)的和谐秩序。诗人以“鼓舌摇唇,丛林殃害”形容其影响恶劣,暗示其言论行为给僧团带来了困扰。最后两句“若无伽梨裹浑身,便是当年屈突盖”,伽梨是僧衣,此处比喻其未能真正遵循佛教精神,而“屈突盖”是唐代酷吏,诗人借此表达对这位僧人的严厉批评,认为他缺乏真正的修行和正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的无私与僧人的不轨,表达了对偏离佛法轨道者的警醒和批判,体现了禅宗对于个人修行和社会责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