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潼关》,作者是清代诗人李柏。诗中描绘了潼关这座雄伟关隘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巀嵲巩西京"形象地写出潼关高峻险要,位于长安西部,是古代京城的重要屏障。"险甲中原天府名"强调其战略价值,被誉为中原的天然要塞。
接下来,诗人提及三国时期的历史分割,一水之隔的地理形势象征着政权的分治。"五陵锁钥寄孤城"进一步强调潼关作为守护皇陵的关键所在,显得孤独而重要。"王侯老去河山在"暗示历史更迭,但江山依旧,而"揖让风衰战伐生"则揭示了和平气象的消退与战争的潜在威胁。
最后两句"割据由来非一姓,岂徒失鹿是秦嬴",诗人指出自古以来,政权更替并非仅限于一家一姓,潼关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出权力争夺的复杂性,不仅仅是秦朝的兴衰那么简单。整首诗以潼关为载体,寓言历史沧桑与权力斗争,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