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苏仙山的自然景观和隐逸之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首联“坛下松声江上潮,坛前天近北风高”,以坛为引子,描绘了山中松涛与江面潮涌的景象,同时借北风高扬,暗示了山中环境的清冷与高远,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山腰洞黑藏丹灶,云顶秋深落石桃”,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神秘与幽静。山腰处的洞穴深邃,仿佛藏着炼丹的秘境;而云顶之上,秋天深处,掉落的石桃,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
颈联“逆理偷生虽世论,离群独立亦人豪”,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独立人格的赞美。在“逆理偷生”与“离群独立”之间,诗人更倾向于后者,认为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推崇的。
尾联“仙家尽有青精饭,不与吟翁绿鬓毛”,将话题转向仙家生活,通过“青精饭”这一细节,暗示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同时,与“吟翁”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仙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