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邵允直所藏会稽山水图

宛委之山三百里,碧峰无数落青天。

藏书轩帝知何在,望海秦君竟不仙。

老鹤自淘沙底箭,神龙长护井中钱。

旧游咫尺丹青里,欲棹春波载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宛委山绵延三百里,无数碧绿山峰直插蓝天。
传说中的藏书阁不知何处,秦始皇望海求仙的愿望终究未实现。
老鹤在沙中寻找箭矢,神龙守护着井中的铜钱。
往昔的美好记忆就在眼前画卷中,我想要驾舟荡漾春水,载着酒船畅游。

注释

宛委:曲折蜿蜒的样子。
山:山脉。
三百里:极言其长。
碧峰:翠绿的山峰。
青天:蓝色天空。
藏书轩:古代藏书的地方。
帝:帝王。
知何在:现在何处。
望海秦君:秦始皇。
竟不仙:最终未能成仙。
老鹤:长寿的鹤。
淘沙:在沙中寻找。
底箭:隐藏的箭矢。
神龙:神话中的龙。
井中钱:古时认为井中有龙守护的钱财。
旧游:过去的游览之地。
咫尺:很近的距离。
丹青:绘画。
欲:想要。
棹:划船。
春波:春天的江面。
酒船:载满酒的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题目为《题邵允直所藏会稽山水图》。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宛委之山三百里,碧峰无数落青天。” 这两句通过对宛委山的描述,展现出一派壮丽的自然景观。宛委之山绵延三百里,碧绿的山峰如同点缀在广阔的苍穹之间,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宁静的氛围。

“藏书轩帝知何在,望海秦君竟不仙。” 这两句诗中涉及了历史典故。轩辕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王,而秦始皇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这里诗人通过提及这两个人物,可能是在表达对知识和权力的追求与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不朽生命的向往。

“老鹤自淘沙底箭,神龙长护井中钱。” 这两句则是借用了老鹤淘金、神龙守财的传说,象征着对真理和财富的寻求与保护。老鹤能够从沙石之中淘出宝贵的箭矢,显示了它的智慧和耐心;而神龙则是传说中的水族精灵,它守护井中的钱财,寓意着对于珍贵事物的深切呵护。

“旧游咫尺丹青里,欲棹春波载酒船。” 最后两句诗,则回忆起往昔在会稽山水间的游历。咫尺丹青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风景或物象,而诗人则表达了重游旧地、乘坐酒船于春日波光中漂泊的愿望,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放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借古代传说和神话象征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高远理想。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辰冬识孙元京于郡城剧谈甚得因约余至其家已而不果明年春早闻已下世哭以诗

屈指惊前辈,春来倍感伤。

斯文虽未坠,此老复云亡。

更觉新诗重,逾思别话长。

相知谁遣晚,旧约堕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冬至(其二)

山家律琯在寒梅,香袭幽窗报乍开。

客梦并随残夜尽,乡心潜傍一阳回。

幡垂稍喜春当近,竹爆先惊腊又催。

从此东风无限绿,不妨吹上鬒毛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记蝗

饥疫灾方息,飞蝗又作群。

搅空吹密雪,障日度轻云。

濒死欣才脱,偷生骇乍闻。

分官严捕瘗,吏卒日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次友韵

达人忧乐但随时,往事犹须入梦思。

实行难磨姑致力,空言无补莫耽诗。

水终易起渹风浪,松暂微低偃雪枝。

李在道傍遭众弃,兰生谷底有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