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又见清秋暮,吊影其如永夜何。

尝苦风灯依壁尽,非关霜杵隔邻多。

醉乡无力降愁域,空法何年割爱河。

回首延陵遗恨在,千秋嬴博厌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夜》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沉的夜晚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感时又见清秋暮,吊影其如永夜何”,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秋天的夜晚格外漫长,孤独的身影在寂静中显得更加渺小,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深忧虑。

颔联“尝苦风灯依壁尽,非关霜杵隔邻多”,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风灯在墙壁上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而远处的霜杵声,虽非直接关联,却也加重了夜晚的凄凉氛围,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颈联“醉乡无力降愁域,空法何年割爱河”,诗人试图在醉酒中逃避现实的忧愁,但发现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内心的痛苦如同无法逾越的河流,让人感到绝望。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内心的情感比作难以跨越的障碍,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力感。

尾联“回首延陵遗恨在,千秋嬴博厌经过”,诗人回想起历史上的延陵,那里曾有过遗憾与痛苦,而现在这些记忆仿佛成了无法回避的过去,让人心生厌倦。这一句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往遗憾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沉的孤独、对生活的无奈、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赠刘东郊

名刺消磨短袖中,疏狂直与古人同。

独来穷巷知何好,深喜青尊且未空。

一夕寒灯疑梦寐,十年长剑哭英雄。

惊乌断雁休相乱,好听邻鸡唱晓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邱家岸雨中晓渡

客子出门天欲旦,晓寒不增春已半。

杏花微雨济上村,白沙浅草邱家岸。

古渡萧条人迹稀,乱流敢惜沾裳衣。

篙师拥楫谩相劳,底事风波汝不归。

形式: 古风

老鹳

㟙山之石铁色古,上有孤楠枝叶疏。

风吹音响日萧瑟,南飞老鹳来号呼。

海门阴阴雨气腥,毛衣中夜愁沾濡。

危梢高栖形影孤,胡不整翼归哺雏。

君不见秃鹙之喙长一尺,人立石梁饱鲜鲫。

形式: 古风

重寓准提精舍感赋

客有风尘者,飘然天地中。

重来沧海上,直在故园东。

芳草映华发,孤云覆断蓬。

精蓝诸品净,独与旧时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