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暮桥边酒棹回,更因残唱送馀杯。
人生易老春光暮,能为看山几度来。
这首诗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独自在桥边饮酒,听着余韵未尽的歌声,感叹时光易逝,春光不再。诗人借酒消愁,思考着自己还能有多少次机会来欣赏这美丽的山水景色。整体上,它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具有浓厚的怀旧和哲理意味。史鉴以明代理性的笔触,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常有的感怀与思考。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近水人家半掩扉,两山楼阁尚斜晖。
断桥无数垂杨柳,总被游人折渐稀。
国香零落佩纕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黄鸟嘤嘤柳絮飞,送君无计伴君归。
一春买遍金陵酒,落尽红香万绿肥。
东风吹雪沁春泥,曾倩吴僧半榻栖。
惆怅重来不相见,野禽飞上曲阑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