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三绝(其三)

高林败叶已飕飕,更有寒莎翠已收。

若道神仙脱情累,如何独唱感庭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高高的树林中,落叶已经沙沙作响,连那翠绿的莎草也收敛了它的颜色。
如果说神仙能够超脱世俗的牵绊,那么在这样的秋意中,他们又怎么会独自吟唱,感受庭院的凄凉呢?

注释

飕飕: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寒莎:寒冷季节中的莎草。
脱情累:超脱世俗的情感束缚。
感庭秋:感受到秋天庭院的凄凉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感怀之情。"高林败叶已飕飕"一句,以动词“飕飕”形容落叶的声响,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更有寒莎翠已收"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寒莎"指的是秋天的草木,它们在寒风中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而"翠已收"则表明这些植物已经被收割或枯萎,强化了季节更迭与生命轮回的主题。

至于后两句"若道神仙脱情累,如何独唱感庭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关于超然物外、摆脱尘世羁绊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这里,“神仙”象征着一种超脱凡俗的境界,而“独唱感庭秋”则是诗人目前的处境,独自在深秋中歌唱,对比鲜明,表达了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与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通过自然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新春

水乡清冷落梅风,正月雪消春信通。

昨夜园林新得雨,杏梢争放晓来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新堂望樊山

幽人井臼两山间,邻里樵渔尽往还。

兴发登临穷眼界,江南秀色碧云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楚王

十二巫山耸翠峦,楚王宫殿玉巑岏。

定知为雨为云处,不似当初梦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楚城晓望

鼓角凌虚雉堞牢,晚天如鉴绝秋毫。

山川摇落霜华重,风日晴明雁字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