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中丞好古摅幽情,示我宝砚光晶莹。

紫衣通身腰横白,云是景炎故物玉带生。

曾游铁门翻白雪,阳陪皋羽号冬青。

其先文山早结契,挥洒神笔凌霄峥。

铭锡贯珠四十四,至今的烁光日星。

棐几摩挲追往事,感慨郁律何能平。

或云信国当年初射策,生也即随顾盼趋承明。

万言一扫尽龟鉴,铁肝石胆生风棱。

转瞬烟尘昏澒洞,生同颠隮哀零丁。

丹心磨砺句不灭,《正气》磅礴歌吞声。

天崩地塌壮士死,但闻西台击竹声悲鸣。

可怜宋社沦海水,片石乃有神灵凭。

鼎迁者三载五百,贞质不毁堪嗟矜。

英英紫玉晕痕透,有如白虹贯日昭精诚。

仰止孔石陋桑铁,笛管之族非其朋。

焦琴况出自奸相,苏粪那混申椒馨。

彼哉客寮并数七,嘈杂非偶徒虚名。

岂如我公位置肃,左图右史笺遗经。

濡翰端可斡玄化,作歌雅欲亲典型。

公歌突过玉笥作,为生写真垂千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吴士玉的《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是一首酬和诗,表达了对中丞先生的敬仰与对其古物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宝砚的晶莹与玉带的历史,追溯了景炎时期的文化底蕴,提及文山和信国等历史人物,展现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诗人感慨人事变迁,以“天崩地塌壮士死”象征着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孤寂,同时赞扬了玉带生的坚贞不渝,如同宋社虽沉沦但仍寄托着神灵的意志。

诗中还批评了那些不配与中丞先生比肩的“客寮”,强调了中丞先生的学问修养和高尚人格,认为他以翰墨影响世道,其诗歌作品堪为典范。最后,诗人称颂中丞的诗歌超越了前人,将流传千秋,成为后世的楷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3)

吴士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屏歌为商丘先生作

群峰奔云涌座隅,下有烟艇浮江湖。

是何淋漓足元气,得非米家海岳图。

细看乃是浑成一片石,天然妙迹非人摹。

昔闻巧匠斫山骨,未闻山水粉绘生石肤。

若云造物作狡狯,却愁混沌凿死将何如。

万里烟云藏咫尺,壁开天地超寰区。

渔舟个个齐荡桨,烟波云岫聊相娱。

我思米颠工画兼嗜石,整冠再拜以丈呼。

石之嶙峋足以壮笔势,画之奔峭与石争盘纡。

石癖画巧两不灭,画留石上永永成形模。

君不见欧公当年石月屏,子美放歌穷虚无。

又不见孤松溟濛石屏上,子瞻长句搜根株。

今公兹屏亦奇绝,愧无大手如两苏。

形式: 古风

上韬光望钱唐江

拔云缘危磴,邈若陵风飞。

回首失绀宇,耸身但翠微。

连天起古烟,万竹相因依。

碧色望不尽,步步娱清晖。

绝境天可扪,訇然开岩扉。

遂登缥缈楼,浩歌纵遐睎。

江光摇空阔,潮势吹裳衣。

精神忽飞扬,八极从指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次韵郑鱼门秋夕书感(其一)

午夜凉飙生,秋声惊坐寐。

月色盈中庭,桐阴减半砌。

志士感时节,繁忧浩无际。

碧宇河汉横,寥廓绝纤翳。

太虚本澄明,尘劳徒敝敝。

人心有天游,胡为自胶戾。

形式: 古风

次韵郑鱼门秋夕书感(其二)

贳酒不尽饮,旅颜成半酡。

世味间愈淡,夜吟秋更多。

蟋蟀无意绪,苦效商声歌。

我听犹丝管,翻赖蠲宿疴。

篆烟静不散,井水寒无波。

烛光荧棐几,圣籍纷骈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