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赋之

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琤然一叶不须惊。

叶本无心入听。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

夕阳洲外井禽鸣。涵泳一江秋影。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后登高所见的宁静而清新的景象。"人与寒林共瘦",写出了秋意中人与自然的默契,仿佛人的孤寂与寒林的萧瑟融为一体。"山和老眼俱青",以老眼比喻历经沧桑的诗人,与青山相映,显出岁月沉淀的沉静。

"琤然一叶不须惊",轻轻的一片落叶声音虽微,却足以触动听者的心弦,暗示了秋天的敏感与微妙。"气爽云天改色",秋高气爽,云彩变换,天空的颜色也随之变化,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动气象。

"潦收烟水无声",积水消退,水面平静,只有远处的井边传来禽鸟的鸣叫声,增添了寂静中的生机。"夕阳洲外井禽鸣",画面转向傍晚,洲外的井边,禽鸟的叫声在余晖中回荡,更显秋日的宁静与悠长。

最后,"涵泳一江秋影",诗人沉浸在这一片秋水倒映的景色中,仿佛与江面的秋影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悟和心境的宁静。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后的清新世界,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初夏偶成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初睡起,晓莺啼。

倦弹棋。芭蕉初绽,徙倚湖山,綵笔题诗。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临江仙.幽怀用前韵

白首老儒身连蹇,不随时世纷华。

尽他人笑鲁东家。皇天如欲治,舍我复谁耶。

此道未行应有待,何须思虑无涯。

男供耕穫女桑麻。薄躯何所事,问柳与寻花。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三月十日与诸君约会西园久而不至花又狼藉因赋此以排闷

人道花开春烂熳,花残春便无情。

小园独自绕花行。是非何日定,洗耳听江声。

勺药牡丹俱不见,风枝犹有残英。

阶前绿叶已成阴。所期犹未至,何日倒吾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寿周景纯

仲蔚门墙蓬藋满,幽居不用声华。

丑妻恶妾胜无家。学须勤苦就,富贵岂天耶。

鼻垩未除斤未运,相望咫尺天涯。

芹溪犹有折残麻。此心终莫展,迟汝对岩花。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