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瘦筇扶我过林端,无赖东风掠鬓寒。
贪数青山不知去,松花吹满石棋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瘦筇扶我过林端”,诗人借助于细弱的竹竿,在树木繁茂的林边行走,这不仅展示了春日林间的小径幽深,而且透露出一种依赖与自然亲近的情感。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和谦逊,诗人通过这种细微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力的尊重。
“无赖东风掠鬓寒”,这里的“无赖”表达了一种幽默的情绪,诗人似乎在责怪春风,因为它轻拂过头发,让人感觉到一丝凉意。这也暗示了春天气候多变,既有温暖的阳光,也有刺骨的寒风。
“贪数青山不知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喜爱和沉醉。诗人沉迷于层叠的青山之中,不愿离开,更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远。这是对自由探索自然之美的渴望,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界无尽的向往。
“松花吹满石棋盘”,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面。春天,松花飘落,如同雪花般覆盖在石制的围棋盘上。这不仅是对视觉美感的享受,也象征着自然界与人间游戏之间微妙的联系和融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山林之美,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闻说春醪熟,提壶唤客尝。
乾坤一酿瓮,花气百和香。
烟树芜城熨不开,夜深灯火照楼台。
欲披紫绮过江去,月冷沧洲待鹤来。
登临故故检春工,小立苍苔数落红。
院宇人归春寂寂,秋千閒在月明中。
淮山历历春云澹,淮水汤汤夜月辉。
此处杜鹃啼不到,江南行客未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