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泰山吴道人

当年浪迹遍中垓,曾到神仙洞里来。

种药岩前瑶草发,朝真坛下碧桃开。

邀看伏火黄金鼎,共酌流霞白玉杯。

今日相思重相望,泰山云气碧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过去游历泰山与吴道人的美好回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怀念。

首句“当年浪迹遍中垓”,诗人以“浪迹”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自己过去的游历生活,充满了自由与不羁的气息。“中垓”则暗示了游历范围之广,不仅限于一地,而是遍及大江南北,甚至可能包括了更广阔的地域。

接着,“曾到神仙洞里来”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暗示了诗人曾经有过超凡脱俗的经历,或许是在某个隐秘的洞穴中与仙人相遇,体验到了非凡的境界。

“种药岩前瑶草发,朝真坛下碧桃开”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瑶草的生长与碧桃的绽放,不仅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诗人与道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瑶草与碧桃的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寓意着纯洁与美好的情感。

“邀看伏火黄金鼎,共酌流霞白玉杯”描绘了诗人与道人共同参与的神秘仪式或聚会场景。伏火黄金鼎象征着炼丹术中的神奇器具,而共酌流霞白玉杯则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之中。

最后,“今日相思重相望,泰山云气碧崔嵬”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泰山云气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碧崔嵬的泰山云气,不仅象征着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诗人与道人之间深厚友谊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节妇

生死荣枯谩自裁,此身端不受尘埃。

非缘白发催残景,翻怨红颜起祸胎。

管取声名归直笔,聊将金石比灵台。

芳魂应化春啼鸟,一度韶光一度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永乐里閒居叟

烟萝影里敞幽居,石径崎岖客到疏。

满地莺花三月酒,一檠风雨五更书。

云深莲社诗坛静,月朗梅窗纸帐虚。

老我刚寻泉石兴,万花林外一牛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乡中亲友

别后频惊岁月过,故园松竹近如何。

客途迢递风烟老,亲陇荒凉梦寐多。

天远岂堪频眺望,兴来时有一高歌。

黄云紫水幽栖地,辜负渔竿万顷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辽东春日

东风吹散雪模糊,万里山河入帝图。

刀剑已谙新节制,衣冠犹带旧规模。

心从旷达诗仍好,兴到疏狂酒再沽。

岁月如流老将至,著书无计学潜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