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禾头犹有望,一雨答鸣鸠。

蓑出沾沾垄,锄看决决流。

苏于连次旱,穫亦几分秋。

约可官租给,饔飧且漫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之后,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与希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雨后耕作的场景,以及这场雨对农作物生长的直接影响。

首联“禾头犹有望,一雨答鸣鸠。”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和对雨后的期待。禾头,指稻谷或庄稼的生长情况,这里象征着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一雨,即一场及时的雨水,鸣鸠则是对雨声的拟人化表达,通过“答”字,生动地展现了雨水与自然界的和谐互动,传递出一种生命复苏的喜悦。

颔联“蓑出沾沾垄,锄看决决流。”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农民忙碌的景象。蓑,指蓑衣,是农民在雨中劳作时的防护装备。沾沾垄,形容雨后土地湿润、肥沃的情景。锄,农具,用来除草、松土。决决流,形容水流潺潺,形象地展示了雨水渗透土壤,滋养万物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劳动场景,展现了雨后大地的生机勃勃。

颈联“苏于连次旱,穫亦几分秋。”承上启下,强调了这场雨对于连续干旱的农作物来说,如同救命之水,不仅解除了旱情,也为秋天的丰收带来了希望。苏,复苏、缓解的意思。连次旱,连续干旱。穫,收获,此处泛指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几分秋,暗示了秋天的丰收有望,但又不完全确定,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谨慎。

尾联“约可官租给,饔飧且漫忧。”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考虑到了这场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约可,大约可以,表示估计之意。官租,古代政府征收的田赋。饔飧,早饭和晚饭,泛指日常生活所需。漫忧,无尽的忧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雨后生活改善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经济稳定性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农民劳作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农作物生长状态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2)

周应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陆公明住近湖堤沿植花木得薛冈为记斯亦郡中荣观也因赋二首(其一)

亦是城堤旧,饶君为益观。

移花来锦里,借树与长干。

士族争相艳,诗家并不寒。

一舟看到晚,转觉上湖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陆公明住近湖堤沿植花木得薛冈为记斯亦郡中荣观也因赋二首(其二)

居然当地胜,栽者自人为。

蹊在不言处,花如有韵时。

片霞流夕棹,万绿上春卮。

记取名篇后,弥深一曲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人日观春

知是值衰人,忻然不隔春。

适当登菜甲,兼得识芒神。

长命三杯举,晴天一耒亲。

西风吟底极,东望可怜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彰圣寺

度岭转通幽,山扉旧额留。

群峰原裹穴,半寺独支楼。?草凄翁仲,厨烟冷比丘。

原田今巳薄,国课莫旁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