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

风处摇金蛹,烟时闪墨鸦。

寸心终不昧,双泪欲横斜。

渐过分诗刻,虚开报喜花。

剪声初落指,满席散春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剪烛》由明代诗人德祥所作,描绘了夜晚剪烛的场景与心境。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视觉、听觉与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风处摇金蛹”,以“金蛹”比喻烛芯在风中轻轻摇曳,生动地展现了烛光在微风中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夜的宁静与烛光的温暖。次句“烟时闪墨鸦”,通过“烟时”(烟雾缭绕之时)与“墨鸦”(黑色的乌鸦),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烟雾中乌鸦的暗影,又反衬出烛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意境。

接着,“寸心终不昧”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坚守与执着,即使在黑暗中也能保持清醒与坚定。“双泪欲横斜”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仿佛泪水即将溢出眼眶,流下脸颊,形象地展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渐分诗刻,虚开报喜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诗刻”(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或对诗歌的热爱)和“报喜花”(象征着喜悦或希望之花),表达了在孤独与静谧中寻找灵感与慰藉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在艰难时刻仍能发现美好与希望的可能性。

最后,“剪声初落指,满席散春霞”描绘了剪烛的动作及其产生的声音,以及烛光洒满整个房间的景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与深刻感悟,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诗意与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剪烛》诗通过对剪烛这一日常行为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鞋灯

弓样新裁瘦不禁,分明一掬照花阴。

凌波未试弯弯玉,踏月还生步步金。

红蕾先开传密意,赤绳双系结同心。

少年前度相看处,唯恨鞦韆别院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斗鸡灯

怒挟争机下绛台,月明照见影毰毸。

彩鸾舞镜肠应断,丹凤迎阳尾乍开。

五德有名终气合,两雄相厄未心灰。

孟韩联句谁能续,烧尽东风画烛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石琉璃

瑞石莹然冰雪姿,琢成宝月半如规。

骊珠出海光犹湿,牛渚燃犀照不遗。

丈室明涵金色界,禅关朗映白毫眉。

蒲团坐看炉烟袅,天禄何烦太乙藜。

形式: 七言律诗

烛影

画梁疏影按红牙,光入花丛比桂华。

时伴琼筵翻广乐,乍浮纨扇隔轻纱。

溶溶春夜疑宵永,闪闪秋闺共月斜。

散尽缠头天欲曙,清光犹照五侯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